临床常规粪便隐血检测方法的分析与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规粪便隐血检测方法,并对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不同方法检测存在的优势、特点。 方法: 本研究采用胶体金检验试纸法、比联甲苯胺化学法在粪便隐血检测中的运用,对比其特异性、灵敏性、抗 Vict干扰性,采用 100例样本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对比阳性率情况。 结果: 经过对比胶体金检验试纸法、比联甲苯胺化学法,发现前者在在特异性、灵敏性和抗 Vitc干扰性方面均优于后者,在阳性率上,胶体金检测试纸法为 13%,比联甲苯胺化学法为 40%,检测阳性比率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临床常规粪便隐血检测方法中,使用胶体金检测试纸法进行检测,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强的特点,并且操作方便,是较为理想的检测方式。在临床运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的准确度。

前言 当上消化道出血量小于 5ml时,肉眼观察粪便中未见血。一旦红细胞受损,显微镜下就无法检测到红细胞。因此,有必要通过化学法、免疫法等方法确认上消化道出血,这在此时被称为神秘血液。粪便隐血试验( FOBT)是通过检测粪便中血红蛋白来判断胃肠道是否出血的重要方法。它也是筛选胃肠道肿瘤的方法之一。不同疾病可引起粪便中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影响 FOBT的检测结果。 FOBT的检测方法很多,如单克隆抗体法、免疫胶体金法、化学法等,现如今,我国还没有统一的 FOBT检测标准和标准评价程序。 1.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与试纸 本文所采用的胶体金检测试纸(生产厂家:杭州艾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3%双氧水自制;邻联甲苯胺(生产厂家:上海远航):称取 1g溶于 100ml溶液(冰乙酸 50ml+无水乙醇 50ml)中溶解、摇匀制得,棕色试剂瓶中 4℃保存。
1.2 对象 以 400-500mg/ml 人血和 400-500mg/ml 人类食用血(包括猪血、鸭血、鸡血和牛血)为特异性试验对象,以血红蛋白为 100g/l 的成人静脉血为母液,制备不同浓度血红蛋白为敏感试验对象的溶液;将不同浓度的 VitC 加入含人 Hb ( 5μg/ml )的悬浮液中,作为抗 VitC 干扰试验对,随机抽取门诊患者和 3 ~ 75 岁患者的 100 份粪便样品作为研究对象。 1.3 方法 胶体金检测试纸法严格按照检测试纸说明书进行操作、观察和判定;邻联甲苯胺化学法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观察和结果判定。 1.4 观察指标 特异性、灵敏性和抗 VitC干扰性对比试验结果以阳性( +)或阴性( -)表示;盲测试验观察阳性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6.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若 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特异性检测结果 表 1两组特异性试验检测结果 检测用血的种类 胶体金检测试纸法( +/—) 邻联甲苯胺化学法( +/—) 人血 + + 猪血 — + 鸭血 — + 鸡血 — + 牛血 — + 2.2 灵敏性检测结果 表 2两组灵敏性试验检测结果 样品制备 浓度( μg/ml) 胶体金测试试纸法 邻联甲苯胺化学法 母液 10μl→10000ml蒸馏水中 0.1 — — 母液 10μl→5000ml蒸馏水中 0.2 +(弱) — 母液 10μl→2500ml蒸馏水中 0.4 + — 母液 10μl→1250ml蒸馏水中 0.8 + — 母液 10μl→500ml蒸馏水中 2.0 + + 母液 10μl→100ml蒸馏水中 100 + + 母液 10μl→25ml蒸馏水中 400 + + 母液 10μl→10ml蒸馏水中 1000 + + 母液 10μl→5ml蒸馏水中 2000 (弱) + 母液 10μl→2ml蒸馏水中 5000 + + 2.3 抗 VitC 干扰性 表 3两组 VitC干扰性试验检测结果 VitC浓度( μg/ml) 胶体金检测试纸法( +/—) 邻联甲苯胺化学法( +/—) 2.5 + + 5.0 — + 10.0 — + 50.0 — + 2.4 盲测试验结果 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表 4两组盲测试试验结果 检测方法 标本数( n) 阳性( n) 阴性( n) 阳性率( %) 胶体金检测试纸法 100 2 11 13 邻联甲苯胺化学法 100 18 22 40.0 3.讨论 粪便隐血是指在消化道很少量出血 , 肉眼不能见到粪便中带血 , 并且粪便中有少量红细胞被破坏 , 以至在显微镜下也无从发现的出血情况。粪便隐血试验对于消化道病变以及消化道恶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 治疗过程中监测以及筛查有着重要的意义。粪便隐血的试验很多 , 已由早期的化学法 (邻联甲苯胺法 ) 发展到如今的免疫学方法 , 每种方法各有其自己的特点 , 化学法容易受药物 , 饮食等的影响 , 常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 (假阳性 ) 而免疫法虽不受饮食影响 , 但却受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的影响 , 为进一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粪便隐血试验是检测消化道出血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 , 其主要用于肉眼无法判断的消化道少量出血。目前 , 粪便隐血试验已成为临床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检查 , 同时粪便隐血试验也是筛查消化道肿瘤的一种有效手段。粪便隐血试验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 即化学法和免疫法 , 传统的化学法因其缺乏特异性、假阳性率高、干扰因素多等缺点 , 目前已较少使用这种方法 , 免疫学方法包括胶体金法、免疫斑点法、酶联免疫法等多种方法。胶体金法因其具有快速、便捷、经济、干扰少、灵敏度高等优点 , 目前已在全国各大医院得到广泛应用。 FOBT是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之一 ,主要是检测粪便中的血红蛋白 ,对消化道肿瘤、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愈创木脂法是最早用于 FOBT检测的方法 , 随后出现的方法包括邻联甲苯胺法、匹拉米洞法、孔雀绿法等。化学法的检测原理大致相同 ,均是基于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酶的活性 ,能催化 H 2 O 2 作为电子受体使色原氧化呈色 ,且显色深浅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邻联甲苯胺法更敏感。即使粪便中只有少量血红蛋白或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物质,检测结果也会呈阳性。例如,如果受试者食用含有过氧化物酶叶绿素的动物血液、内脏食物或果蔬,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因此,在用邻联甲苯胺法检测 FOBT前,应指导患者吃素 3天,并禁止服用铁等药物。此外,被铜离子、铁离子和消毒剂污染的检测设备也会导致假阳性结果。服用大量维生素 C或其他还原性药物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其他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的因素包括:( 1)由于前带现象的影响,样品中血红蛋白浓度过高,产生假阴性结果;( 2)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链在胃酸的作用下迅速水解,或在小肠内被蛋白酶降解,导致单克隆抗体特异识别和结合的抗原决定簇丢失,或在体外或胃肠道细菌作用下,粪便中血红蛋白缺乏免疫活性,导致假阴性结果;( 3) 试剂中过氧化氢浓度降低,或保存不当无效;( 4)检测反应时间不足,颜色判断不准确。与邻联甲苯胺法相比,吡拉米酮半定量法的灵敏度较低,在微量血红蛋白中可发现假阴性结果。因此,如果若匹拉米洞半定量法 FOBT检测结果为阴性,有必要采用邻甲苯胺类方法进行复验,以防止上消化道出血样品漏检,提高阳性检出率。与其他 FOBT检测方法相比,吡拉米松半定量法和邻联甲苯胺法检测成本较低,两者结合可提高阳性检出率,更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如果能同时使用基于化学法、免疫法等不同检测原理的方法,可以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胃肠道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筛查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在本研究中,根据试验的结果显示,在临床常规粪便隐血检测当中,使用胶体金检测试纸较为理想,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关于临床常规粪便隐血检测的运用,本文认为,在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点,在取标本时,要避免标本受到污染,按照取标本的相关要求,规范操作。避免标本受污染影响到检测的结果。第二,当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时,需要根据临床情况,将假阳性进行排除,胶体金检测试纸具有很高的灵敏性,若是女性处于经期阶段,或者是出现鼻腔出血等,都会出现 假阳性,应予以排除;第三,当出现阴性检测结果时,应结合临床排除假阴性,例如取样不均、或 Hb浓度在 2000μg/ml以上时会出现抗原 -抗体前滞反应等均会引起假阴性,应结合临床予以排除;最后,可结合其他检测方法,利用其它方法(如邻联甲苯胺化学法)的优点,共同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正杰 ,秦菊 .临床常规粪便隐血检测方法的分析与体会 [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85):179-180. [2]杨婷 .探究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粪便隐血试验、胃蛋白酶原检测诊断胃癌的临床价值 [J].中国医药指南 ,2019,17(28):64. [3]黄海舰 .粪便隐血试验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胃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12(24):171-173. [4]申志杰 . 人体粪便隐血检测试剂卡光学图像自动分类技术的研究 [D].电子科技大学 ,2019. [5]周正宇 ,景丽玲 ,宋珊珊 ,周利华 ,高谦 ,岳展伊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粪便隐血联合检测在克罗恩病与肠易激综合征辅助鉴别中的意义 [J].临床检验杂志 ,2019,37(01):24-27.
出处 《科学与技术》 2019年23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5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