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 2015年 3月至 2016年 3月的 120名普外科手术患者,采取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指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体现先进的“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是有效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普外科;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 2017) 36-0194-02   普外科是外科手术救治患者的重要科室,其护理质量对于手术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重要影响 [1]。普外科患者在进行手术前或手术后会因为环境陌生、检查繁琐、担心手术疗效或者术后疼痛等感到精神紧张、慌张不安,这些负面的情绪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不利影响。而传统的护理模式是机械式、重复式的 ,不能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此近年来人性化护理逐渐成为普外科护理的方向。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具有创造性、个性化的现代化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放松的医疗环境,满足患者精神上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治疗信心和治疗配合度,进而提高他们的疾病治疗效果 [2]。人性化护理模式是现代“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需要,也是护理学发展进步的需要。本文将以我院普外科部分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 ,通过科学的对比分析,研究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指出其推广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 2015年 3月至 2016年 3月的 120名普外科手术患者,其中女性 58例,男性 62例;年龄在 15~ 78岁之间,平均为( 42.53±4.08)岁;手术部位:胃肠部手术 62例,甲状腺手术 50例,乳腺手术 8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 13例,初中 42例,高中 40例,大专及以上 25例。将所有入选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手术部位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具体措施主要有:①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于普外科患者术前或者术后的紧张焦虑、恐慌心情,护士要多与患者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负面心理症结所在,然后针对性的予以指导、安抚,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减轻或者消除他们的不安情绪,以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②护理人员要更新其传统的护理理念,不能简单机械式进行护理操作,护理人员要面带微笑、充满热情地面对患者,用充满同情、关注和安慰的目光,努力放松患者的心情,获得他们的信任,增加患者的安全感。③营造舒适。轻松的医疗环境。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床单随时保持整洁舒适,室外环境绿化到位,护理人员亲切、热心,为患者营造一个充满温暖、舒适的就医环境,让患者身心愉悦,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疾病治疗效果。④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进行人性化操作。由于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十分巨大的,所以护理方式要因人而异。要具体地掌握每个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的特点,满足他们个性化的需求。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预先告知患者,让患者进行有充分的心理准备。⑤尊重患者的尊严和隐私。在对患者进行触及他们尊严或者隐私的护理时给予尊重、保护,照顾到他们的心理感受,例如在做导尿、灌肠类的工作时予以遮挡,保持护理环境整洁、舒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以人为本”。    1.3 观察指标   制定满意度调查表,将满意度划分为 4个等级: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制定一个百分制护理质量评价表,让两组患者对他们所受到的护理质量评分。     1.4 数据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录入 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间比较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x-±s)表示,组间比较行 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情见表 1。
作者 杨洁
出处 《药物与人》 2020年04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6月1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