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管理在 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 ] 目的 在 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并观察相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该院 ICU2016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 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到此次研究,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划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每组 41例,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分级护理管理下的护理。结果 两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汇总与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发生率 7.32%,明显低于对照组 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调查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的总满意度 82.93%,明显低于观察组 9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 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 ICU;重症 ;分级护理 ;护理管理     ICU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其中收治的很多患者都属于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等特点,相应的临床治疗和护理难度也相对较大 [1]。针对此类患者,还需要科室及时探索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促进患者康复 [2]。分级护理管理是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管理,强调针对患者情况进行合理的护理安排和人员配置等方面的管理,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成效 [3]。此次研究从该院 ICU2016年 12月—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 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到此次研究,探讨在 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以期为 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 ICU收治的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 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到该次研究,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划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分级护理管理下的护理。该次研究方案已经经过专业医学伦理部门的审核和批准,实验均在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开始实施。对照组 21例为男性, 20例为女性 ;年龄 29~ 77岁,平均( 54.12±2.03)岁。观察组 22例为男性, 19例为女性 ;年龄 30~ 78岁,平均( 55.61±2.14)岁。两组平均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接受分级护理管理下的护理:①患者分级。结合科室以往护理经验,对重症患者进行合理分级。其中,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不稳定,临床病情危重,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显效,需要随时准备实施急救,则划定为 4级患者。患者临床病情保持稳定,视为 3级患者 ;患者在 ICU 接受综合治疗但不需要采用 ICU干预方法,划定为 2级患者 ;患者临床生命体征稳定,可转至普通病房,划定为 1级患者。②人力资源配置。针对患者分级情况,对护理资源进行安排,实施科学的人员配置。对于 4级患者,需要指定 1名护理人员负责进行床边看护,密切观察患者临床体征,及时实施必要的急救措施 ;对于 3级患者,指定 1 名护理人员负责专门实施护理 ;对于 2级患者,可由 1 名护理人员同时管理 3 名此级别患者 ;对于Ⅰ级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可,无需专人护理。③强化监督考核。科室组织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密切观察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定期实施工作考核,得出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考核分数。及时发现不同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其积极调整。并将最终的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的薪资评价等联系起来,以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于两组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良事件,由专人负责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在实验结束后统计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另外,在实验结束后利用该院护理部自制的问卷对入组患者进行调查,评估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定满分设计为 100 分,工作人员在介绍调查目的后,患者进行无记名打分。分值低于 60分视为不满意,分值在 60~ 80 分之间视为基本满意,分值为 80分以上视为非常满意。回收问卷后进行结果统计,合计两组对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不满意的病例数,并计算出两组的总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率 +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实验中 82例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数据结果均导入到 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实施处理,计数资料 [n( %) ]组间比较实施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汇总比较     两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汇总与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调查结果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的总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ICU重症患者大多病情复杂多变,情况不容乐观 [4]。针对此类患者,及时实施综合性治疗措施的同时,也需要从护理角度入手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以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还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管理工作 [5-6]。此次研究中,以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分级护理管理模式为例展开研究。该院此次实验的研究显示,应用分级护理管理的观察组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7.32%,明显低于对照组 19.5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亦差异,对照组的总满意度 82.93%,明显低于观察组 97.56%。上述结果可以证实,在 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管理效果显著。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通过开展分级护理管理,可以立足需要护理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护理资源予以有效整合和合理的配置 [7-8]。具体的护理管理中,针对 ICU重症患者的临床病情和护理需要,制定详细的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同患者进行明确的划分,以更好地保障后续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对科室护理资源进行了合理的配置,以保证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最大限度利用各种现有的护理资源 [9-10]。 ICU重症患者绝大多数生活无法自理,应尽量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光线适宜,环境清洁,布置以人为本,各种治疗护理相对集中、轻柔,报警声适度,避免外界干扰,各种管道置于适宜位置,每日评估,尽早拔出。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汗出及时更换衣被,保持口鼻腔会阴清洁、减少异味,及时修剪指甲、刮胡须,保持患者良好形象及尊严,操作时保护病人隐私 ;对于无法用语言交流的患者,可借助手势、书写板等及时了解患者需求。 另外,护理管理中还注意开展监督和考核工作。通过密切监督与定期考核,有效掌握临床护理效果,督促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各项护理任务,保障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 [11-15]。于是,相应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更高,更加高效,有效避免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并为患者带来了理想的护理体验 [16-20]。
出处 《健康养生》 2020年06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7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