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1a-3p在小鼠神经源性膀胱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建立小鼠神经源性膀胱动物模型,探讨纤维连接蛋白1(FN1)的变化及微小RNA(miRNA,miR)-1a-3p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6J雌性7周龄小鼠40只(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皮下注射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及结核分支杆菌,并48 h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小鼠排尿频次、排尿量等变化。处死小鼠并取膀胱组织,模型组和对照组各选取3只膀胱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膀胱组织中FN1和miR-1a-3p的变化。多组计量资料采用One-way ANOVA。结果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随着泌尿系统症状加重,FN1增加(4.569±0.426,t=-5.142,P<0.01),而miR-1a-3p减少(1.623±0.312,t=-3.9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膀胱组织中FN1的mRNA[2.501(1.301,4.251),F=99.183,P<0.01]和蛋白[2.937(1.174,4.262),F=63.834,P<0.01]表达均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iR-1a-3p[2.401(1.250,3.001), F=35.951,P<0.01]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表明FN1为miR-1a-3p的直接靶基因(0.514±0.027,t=13.35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源性膀胱动物模型出现尿频、尿急、尿潴留等症状,且FN1表达明显上调,而miR-1a-3p表达下调,因此miR-1a-3p可能通过对FN1调控参与神经源性膀胱发生发展。
出处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0年01期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