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371例儿童慢性肾脏病2~5期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慢性肾脏病(CKD)的病因构成、并发症及治疗情况,为儿童CKD的综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肾脏科住院的CKD患儿临床资料,对其病因构成、并发症、初始治疗情况等信息进行回顾性调查及分析。结果1.本组371例CKD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44∶1.00。年龄分期0~3岁35例,4~6岁54例,7~12岁189例,13~18岁93例。CKD 2期11例,CKD 3期59例,CKD 4期62例,CKD 5期239例。2.先天性肾脏和尿道畸形(CAKUT) 135例,占36.39%;肾小球疾病77例,占20.76%;遗传性肾脏疾病21例,占5.66%;肾小管间质疾病12例,占3.23%;遗传代谢病4例,占1.08%;其他病因5例,占1.35%;病因不详117例,占31.64%。3.其中57例进行了肾活检,肾活检率为15.36%。病理类型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8例,31.58%)、硬化性肾小球肾炎(13例,22.81%)和肾小管间质肾病(10例,17.54%)为主。4.贫血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分别为289例(77.90%)和271例(73.05%),其次为高血压[183例(49.33%)]、心血管疾病[139例(37.47%)]和蛋白质能量消耗[51例(13.75%)]。CKD 5期患儿高血压、贫血、SHPT和心血管疾病均明显高于CKD 2~4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03、122.36、77.07、64.89,均P<0.01)。肾小球疾病的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于CAKU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63、40.89,均P<0.01)。CAKUT的蛋白质能量消耗发生率高于肾小球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P<0.01)。5.共190例患儿需进行初始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129例(67.89%),腹膜透析31例(16.32%),拒绝治疗30例(15.79%),初始移植0例。结论CKD患儿CAKUT为首位病因。本中心CKD 5期CAKUT和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相近。儿童CKD最常见并发症为贫血。高血压、贫血、SHPT和心血管疾病等随着CKD分期进展呈增多趋势。SHPT多发生于CKD 4期以上患儿。不同病因CKD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不同。本中心初始肾脏替代治疗以血液透析为主。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