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妊娠期及产后的管理(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本视频主要介绍了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孕前、妊娠期以及孕后的相关治疗,大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始于幼龄期,其中,母婴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慢性HBV感染的育龄期女性是HBV母婴传播的重要传染源。育龄期慢性HBV携带孕妇一般相对年轻;大部分处在免疫耐受期,病毒载量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或轻度炎症。首先探讨影响慢性乙型肝炎妊娠用药的时间因素:育龄女性治疗方案的选择(孕前)、病毒再激活与垂直传播(孕期)和产后肝炎突发与母乳喂养(孕后);孕妇和新生儿因素:育龄女性患者针对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孕期肝硬化失代偿、孕期和产后自发性病毒再激活情况下的管理,探讨新生儿子宫内发育和母乳喂养时暴露于抗HBV药物的安全性和HBV垂直传播风险。若女性患者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则其怀孕可能性小(怀孕率约为1/5 950),而自发性流产率、早产率以及围产期病死率均较高,胃肠道出血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机构地区 不详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0年08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