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麻醉方法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效果的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区域麻醉镇静下超声引导双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和局部浸润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3—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择期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老年患者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区域麻醉镇静下超声引导双TAPB(侧路TAPB联合髂腹下/髂腹股沟TAPB)30例(观察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30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的局部麻醉药为0.375%罗哌卡因,对照组采用的局部麻醉药为0.5%利多卡因。记录两组麻醉前(T1)、手术切皮时(T2)、打开腹外斜肌腱膜时(T3)、疝囊剥离时(T4)、放置补片时(T5)、缝合腹外斜肌筋膜时(T6)、皮肤切口闭合时(T7)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记录T2~T5及术后2、4、6、12和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改行全身麻醉、术后需要行补救镇痛以及恶心呕吐、局部麻醉药中毒、穿刺针误入腹腔、心脑血管意外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了麻醉,并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20 ± 6.46)min比(38.03 ± 4.87)min,P>0.05]。两组T1 MAP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7 MAP和心率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5及术后4~12 h VAS明显低于对照组[(1.87 ± 0.94)分比(4.73 ± 1.11)分、(1.33 ± 0.24)分比(6.77 ± 1.04)分、(2.10 ± 0.99)分比(7.30 ± 0.65)分、(2.39 ± 0.63)分比(5.07 ± 0.87)分、(2.60 ± 0.17)分比(4.47 ± 0.65)分、(3.13 ± 0.51)分比(6.32 ± 0.44)分和(4.28 ± 0.76)分比(6.60 ± 0.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和24 h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行全身麻醉、术后需要行补救镇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比33.3%(10/30)和6.7%(2/30)比8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和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局部麻醉药中毒、穿刺针误入腹腔、心脑血管意外等。结论与局部浸润麻醉相比,区域麻醉镇静下超声引导双TAPB在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可提供完善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舒适度更佳。
出处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年09期
出版日期 2020年10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