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里:国际交通线上的红色堡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内蒙古自治区的口岸城市满洲里,被誉为连接欧亚的“大陆桥”,在中国同东欧、俄罗斯等国家经济贸易往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曾是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联系的“红色交通站”。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为加强与共产国际和苏联的联系,开辟了多条通往苏联和共产国际的交通线,其中经哈尔滨和满洲里通往苏联和共产国际的交通线是形成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长、发挥作用较大的一条线。这条交通线被誉为“一座红色的国际桥梁”,中国共产党许多早期领导人出席共产国际会议或被派往苏联学习、工作,大多由满洲里出境。从1920年至1937年,国际交通线存在的18个春秋中,经过这条交通线进出中苏边境的人数无法统计,从各种资料查到的有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瞿秋白、李立三、邓中夏、李维汉、罗章龙、张国焘、王尽美、邓恩铭、柯庆施、刘仁静、王俊、王荷波、王维舟、伍修权、许光达、蔡和森、邓颖超等。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百年潮》 2007年1期
出版日期 2007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