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在常见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关键诊断切面获得与显示中的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评价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FINE)在常见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关键诊断切面获得与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9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圆锥动脉干畸形(CTD)的65例胎儿,其中法洛四联症(TOF)胎儿31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胎儿24例,右心室双出口(DORV)胎儿10例,采用时间-空间成像技术(STIC)采集以四腔心切面为初始切面的胎儿心脏三维容积数据,然后通过FINE分析软件对每个容积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起始心尖不同位置时容积获取与分析成功率;分别对TOF、TGA、DORV胎儿的切面1周前后获取成功率和诊断符合率及所有CTD胎儿整体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χ2检验对FINE技术的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心尖任意位置的65例胎儿共采集容积数据337个,可分析245个,成功分析226个,成功率92.24%,TOF、TGA、DORV、CTD胎儿1周前后2次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42%、80.65%;87.50%、87.50%;60.00%、70.00%;78.46%、81.54%。心尖位于A组(11~1点)的39例胎儿共采集容积数据207个,可分析192个,成功分析182个,成功率94.79%,TOF、TGA、DORV、CTD胎儿1周前后2次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12%、88.24%;93.75%、87.50%;66.67%、66.67%;89.74%、84.61%。1周前后2次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INE对胎儿CTD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且重复性高,在CTD的胎儿图像规范化采集与分析、远程会诊、培训及教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出版日期 2021年01月0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