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理论在现代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传统“主客二分”教学模式强调教育者的绝对权威,受教育者被看作不具有平等人格的客体,教学成了“单向度”的“灌输”与“征服”,忽视对受教育者健全主体人格的塑造。因此,无论是从现实的教学需要、课程的内在本质要求以及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来考察,在教学中以主体间理念来建构受教育者健全的主体性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必然。也即是说要做到三个转向:从“非人性”教育转向“人性化”教育,从塑造对外“占有式”的主体转向培养“人性丰富”的主体;从“学科本位”课程观转向“综合实践”课程观。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年8期
出版日期 2007年08月1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