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男性气囊尿管留置所致尿道损伤的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男性气囊尿管留置所致尿道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团队,对男性气囊尿管所致尿道损伤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计算出风险系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对插管前评估、插管手法、插管长度的判定、插管后宣教、拔管等环节进行流程修订并质量控制。比较实施FMEA前后的RPN值及留置气囊尿管致尿道损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实施FMEA后,男性气囊尿管风险管理中各失效模式RPN值均降低,<8分。其中插管/拔管过程中疼痛、出血、尿道撕裂伤的RPN下降更明显,留置尿管期间(插管前、插管中、插管后)疼痛发生率由(49.98%)降至(19.86%)、出血发生率由(1.27%)降至(0.13%)、尿道撕裂伤由(0.61%)降至(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方法能够及时发现男性气囊尿管留置期间所致尿道损伤的失效模式、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出处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7月2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