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正常妊娠胎儿左心房时相功能的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I)技术评价正常妊娠中晚期胎儿左房时相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产检的正常单胎胎儿80例,采集产前24周、32周及37周胎儿心尖或心底四腔心图像,应用2D-STI获得左房储器应变及应变率(S-LAs、SR-LAs)、管道应变及应变率(S-LAe、SR-LAe)和泵应变及应变率(S-LAa、SR-LAa)。结果能够良好追踪并识别左房三个时相应变值的比例在24周、32周及37周分别为97.5%、88.8%及87.5%,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S-LAs在32周及37周时低于24周(均P<0.05),S-LAe在37周时高于24周及32周(均P<0.05)。S-LAa随孕周增加而减小,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R-LAs及SR-LAa在32周及37周低于2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R-LAe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6)。结论2D-STI技术评价胎儿左房时相功能是可行的。与孕中期相比,胎儿左房储器功能及泵功能在孕晚期减低,而管道功能在孕晚期增强,明确正常心房功能随孕周的变化可以为评估胎儿心脏发育成熟及发现胎儿心脏功能异常提供依据。
出处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1年06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7月2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