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分泌酶抑制剂对卵清蛋白诱导的分泌性中耳炎大鼠中耳超微结构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研究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分泌性中耳炎(OME)大鼠中耳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15只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化分组分为3组(对照组、OME组、OME+DAPT组),每组5只。OME组应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全身及局部致敏建立OME模型,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OME+DAPT组在OME建模的基础上予以DAPT腹腔及鼓室注射。应用内镜、苏木精-伊红(HE)染色、扫描电镜比较各组中耳无纤毛区及纤毛区组织学及黏液-纤毛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ukey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E染色示对照组、OME组、OME+DAPT组在中耳黏膜非纤毛区和纤毛区黏膜下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纤毛区:(6.83±1.47)μm比(38.58±9.57)μm比(32.17±11.89)μm,F=107.90;纤毛区:(26.69±3.22)μm比(30.41±6.75)μm比(26.76±4.06)μm,F=5.62;P值均<0.01]。OME组在非纤毛区和纤毛区的黏膜下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厚(F值为42.08和4.40,P值均<0.05),OME+DAPT组在非纤毛区与纤毛区的黏膜下厚度均较OME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1.55和2.77,P值均<0.05)。扫描电镜观察纤毛区见OME组中耳黏膜纤毛排列明显紊乱、倒伏;OME+DAPT组纤毛形态排列较OME组好转,仍有部分倒伏。对照组、OME组、OME+DAPT组杯状细胞计数分别为(9.87±1.92)、(15.67±5.77)、(10.33±1.99)个,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3,P<0.01)。OME组杯状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F=9.00,P<0.01),OME+DAPT组杯状细胞数目较OME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1,P<0.01)。结论在OVA诱导的变态反应相关的OME中存在中耳局部超微结构变化,尤其是中耳纤毛区黏膜纤毛的超微结构改变,包括纤毛倒伏、紊乱,杯状细胞增多。DAPT可通过Notch信号通路缓解中耳黏液纤毛转运系统的形态学损伤,减少杯状细胞数量及高分泌状态从而调节OVA诱导的OME的局部变态反应。
出版日期 2021年07月2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