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岁年龄组发生率最高(P<0.05);根据使用胃复安的原因分析,感染性疾病用药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肿瘤放化疗(均P<0.05);82.43%的不良反应发生在药典规定的胃复安剂量下,发生时间以用药后3 h内为多数(95.95%);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功能紊乱、交感系统功能障碍和精神意识障碍(均P<0.05)。结论胃复安不良反应虽然主要出现在成人组,但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以口服给药多见,正常剂量下同样可以发生;临床症状以锥体外系功能紊乱、交感系统功能障碍和精神意识障碍为主,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3 h以内。因此,临床用药时要充分考虑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规律,密切关注用药后的情况,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 />

基于文献分析的胃复安不良反应规律与预防策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基于我国三大文献数据库报道的胃复安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从中寻找规律,提出预防策略,为保证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胃复安"、"不良反应"、"中毒"相关文献;从文献中筛选符合本研究设定条件的患者,提取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得相关文献929篇,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符合本研究统计标准的文献56篇,共74个病例。与其他年龄组相比较,>18~60岁年龄组发生率最高(P<0.05);根据使用胃复安的原因分析,感染性疾病用药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肿瘤放化疗(均P<0.05);82.43%的不良反应发生在药典规定的胃复安剂量下,发生时间以用药后3 h内为多数(95.95%);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功能紊乱、交感系统功能障碍和精神意识障碍(均P<0.05)。结论胃复安不良反应虽然主要出现在成人组,但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以口服给药多见,正常剂量下同样可以发生;临床症状以锥体外系功能紊乱、交感系统功能障碍和精神意识障碍为主,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3 h以内。因此,临床用药时要充分考虑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规律,密切关注用药后的情况,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出处 《中国医师杂志》 2021年06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7月2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