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对成都市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的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成都市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的影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截至2021年4月15日,经成都市入境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史被分为疫苗接种组和疫苗未接种组。回顾性收集和分析病例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资料。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临床指标、血清抗体和淋巴细胞检测。采用WPS 2019软件整理数据,采用R 4.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5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包括疫苗接种组20例(出现临床症状4例)和疫苗未接种组55例(出现临床症状16例)。疫苗接种组的首针接种时间分布为2020年7-11月,其中接种2剂次疫苗采用一次性接种方式有10例,采取2次间隔接种方式有10例,2次接种间隔14~57 d,完成疫苗接种与发病时间间隔87~224 d。两组病例的分类和临床分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疫苗接种组病例分类为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较高(40.00%,8/20),而疫苗未接种组的临床分型以普通型的比例较高(76.36%,42/55)。两组病例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2个靶标(ORF1ab和N基因)Ct值、淋巴细胞亚型、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接种组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水平低于疫苗未接种组(P<0.05),但新冠病毒血清抗体IgM、IgG及总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疫苗未接种组(P<0.05)。结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仍存在感染的风险,但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体内可迅速产生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对感染者产生一定保护作用,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病例分类以无症状感染者为主。
出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08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9月0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