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康复治疗联合个体化有氧训练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康复治疗联合个体化有氧训练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62例于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两组均展开康复治疗,B组添加个体化有氧训练,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B组临床疗效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A组,NIHSS评分低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治疗联合个体化有氧训练应用到老年脑梗死患者中,可助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疾病预后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康复治疗;个体化有氧训练;老年患者;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脑梗死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且在急性区死亡率高达5-15%,并且幸存下来的患者有3/4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并且根据梗死位置不同,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也不同,且危害也不同,但严重者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早期康复治疗是降低脑梗死功能障碍的关键措施,及早地进行康复训练则可以积极影响预后质量[1]。而有研究指出个体化有氧训练也有助于脑梗死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故我院为了提升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质量,特对个体化有氧训练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展开研究,以期惠及广大病患。现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将62例于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A组男女比例18:14,年龄65-81岁,均值(73.15±3.61)岁。B组男女比例17:15,年龄65-83岁,均值(73.98±3.83)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与WHO中脑梗死诊断标准相符;(2)年龄≥65岁;(3)签署相关知情文件。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2)神志不清且无法沟通;(3)合并恶性肿瘤及严重器质性病变;(4)病史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均展开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病情及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干预。同时予以患者康复治疗,不仅包括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还需使用吞咽治疗仪治疗与改善吞咽功能,四肢被动联动治疗仪治疗与改善肢体运动度及维持关节活动度,平衡治疗仪来改善平衡功能,气压治疗仪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肢体水肿,盆底治疗仪改善与治疗排尿排便功能,经颅磁刺激仪或脑波治疗仪来改善情绪、情感障碍及睡眠质量。B组患者添加个体化有氧训练,详细内容包括:(1)患者卧床阶段,主要以被动肢体按摩及屈伸运动为主,并注重良肢位摆放,同时可以床上进行手抓小球锻炼,以及语言康复训练,纠正错误口型,进行正确发音训练;(2)早期下床阶段,主要以练习站立为主,患者需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腿之间保持重心,并逐渐对双腿均匀地施加力量,每次练习20min;力量站稳后先使用健康腿作为支撑,将患腿抬高并进行单腿踩踏练习,用大腿推动小腿的力量;同时还可帮助患者进行拄拐慢走;(3)恢复期,可展开自行车训练,使用固定动力自行车,指导患者应用健康侧来驱动患侧的踩踏,每天训练20 min,待肌力达到3级后在应用患侧带动健侧进行踩踏训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略微出汗为标准,且达到目标即可。 1.3 指标观察 将以下指标进行对比:(1)NIH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得分越高缺损越严重;(2)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状态,得分越高状态越好;(3)护理效果,显效NIHSS评分减少≥90%,有效NIHSS评分减少20-90%,无效NIHSS评分减少〈2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32×100%[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3.0处理数据,(±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 在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上,治疗前不具对比价值(P>0.05);治疗后B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A组,NIHSS评分低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 1 对比两组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s)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A组 32 23.32±2.34 18.84±1.97 32.27±2.34 38.39±3.07 B组 32 23.21±2.87 13.38±1.12 32.66±2.79 41.18±3.23 t
出处 《系统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19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