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成人:大学教育的文化担当——第四届华东地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中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教育生态也随之呈现变化。在办学理念世俗化和功利化的影响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日渐淡化、边缘化,致使大学的理想、使命与精神几近丧失,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严重弱化,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为扭转大学教育的非正常局面,国家早在13年前就开始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工程”,但无论在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步骤、效果上都难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终在整个文化生态亟待优化。人的成长,重在精神。大学教育重在传承文化,促成学生精神成人,这是大学教育的文化担当。这种“担当”敦促一些大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任重道远,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在观念形态与实践效果上都有待进一步加强。2008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第四届华东地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研讨会”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诸多理论问题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在此,我们特意将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罗昌智教授关于本次会议的综述,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入文学院文学研究所夏中义教授所主持的团队在上海交通大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成功实践予以刊登,以飨读者,更期望能对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及探索有所启发。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年6期
出版日期 2008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