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发生食管气管瘘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发生食管气管瘘(ERF)的相关因素及其与患者生存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1—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241例食管癌术后行支气管镜吸痰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支气管镜下特征,其中男203例(84.2%),女38例(15.8%);年龄(63.63±8.05)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ERF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支气管镜下特异性表现、治疗方式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241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中,有21例(8.7%)发生ERF。有39例(16.2%)患者术后存在支气管镜下特异性表现,其中表现为充血16例(6.6%),淤血13例(5.4%),糜烂15例(6.2%)。气管黏膜有支气管镜下特异性表现(OR=13.734,95%CI:3.535~29.074,P<0.001)以及开胸手术(OR=9.121,95%CI:1.843~44.237,P=0.007)是发生ERF的危险因素,术前化疗(OR=0.128,95%CI:0.052~0.607,P=0.006)是发生ERF的保护因素。在发生ERF后支架治疗组患者(14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24(95%CI:95~353)d,支持治疗组患者(7例)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9 d(95%CI:8~50 d),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P=0.017)。结论支气管镜下特异性表现是食管癌术后患者发生ERF的危险因素,有助于评估ERF发生风险。术后发生ERF后及时干预治疗,置入气管支架封堵瘘口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44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