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型肥胖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内脏脂肪面积(VFA)对胃癌根治术疗效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行胃癌D2根治术的19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前影像资料。纳入标准:(1)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完整;(2)术前病理为胃恶性肿瘤,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胃癌;(3)术前无出血、梗阻或穿孔等并发症,无远处转移。排除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或基础情况差者、行急诊手术或姑息性切除术者以及术前新辅助治疗者。通过软件计算VFA,根据日本肥胖协会标准,将VFA≥100 cm2定义为内脏型肥胖。将患者分为VFA高值组(VFA-H组,96例)和VFA低值组(VFA-L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效果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FA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预测能力;采用Pearson χ2检验分析体质指数(BMI)与VFA间的相关性。结果VFA-L组与VFA-H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术前合并症、术前贫血、肿瘤TNM分期以及N分期、T分期和分化程度、手术方式、肿瘤切除范围、肿瘤位置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FA-H组患者比VFA-L组具有更高的BMI、更大的肿瘤直径、更低的合并低白蛋白血症者比例和更高的皮下脂肪面积(SF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FA-H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VFA-L组,而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少于VFA-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术后30 d内发生Clavien-Dindo Ⅱ级以上并发症主要为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包括漏、出血、感染及狭窄)、肠梗阻和切口感染,VFA-H组比VFA-L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更高[24.0%(23/96)比10.1%(10/99),χ2=6.657,P=0.010],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和切口感染发生率也均更高[10.4%(10/96)比3.0%(3/99),χ2=4.274,P=0.039;7.3%(7/96)比1.0%(1/99),P=0.033]。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BMI(OR=3.688,95%CI:1.685~8.072,P=0.001)和高VFA(OR=2.526,95%CI:1.148~5.559,P=0.021)是本组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VFA预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45,高于体质量(0.591)、BMI(0.624)和SFA(0.626)。相关性分析显示,BMI与VFA值呈现显著正相关(r=0.640,P<0.001)。结论VFA≥100 cm2是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VFA能更好地预测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出处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2年07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