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新生儿科50例出生体重≤1 500 g和(或)胎龄≤32周、诊断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A组(25例)和INSURE组(25例)。LISA组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下经喉镜直视将细导管置于气管内并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INSURE组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行nCPAP。比较两组患儿不同给药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和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在不同给药时间点呼吸、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以及PaO2、PaCO2、BE、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虽然LISA组患儿给药后的pH值低于INSURE组,但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内出血、脑白质软化的发生率无差异(均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儿均无死亡、气漏、早产儿视网膜病和肺出血发生;此外,两组患儿住院天数、医疗总费用、用氧时间无差异(均P>0.05)。结论对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LISA技术相较于INSURE技术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出处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1年04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