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影响严重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影响严重胰瘘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寿光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严重胰瘘将患者分为严重胰瘘组(n=24例)与非严重胰瘘组(n=4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早期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预测胃癌术后严重胰瘘发生的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的截断值,并比较不同淀粉酶分组的胰瘘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严重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术后第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脾切除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术后预测严重胰瘘发生的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浓度(D-AMY)截断值分别为2 156 IU/L、596 IU/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胃癌术后第1、3天,高淀粉酶组胰瘘发生率为26.2%(16/61),明显高于低淀粉酶组的0.8%(3/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2,P < 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肥胖,脾切除,胃癌术后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高于截断值是影响严重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肥胖,脾切除,胃癌术后第1、3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高于截断值是影响严重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第1天D-AMY > 2 156 IU/L和第3天D-AMY > 596 IU/L可作为胃癌术后预测严重胰瘘发生的截断值。
出处 《中国基层医药》 2022年10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