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核磁共振在颈部血管壁成像的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 分析3.0T核磁共振在颈部血管壁成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赴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头颈动脉闭塞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其均予以常规管腔成像及3.0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病因分类诊断准确率。结果 常规管腔成像病因分类诊断出21例动脉粥样硬化,1例动脉夹层,共计22例,准确率为68.75%;3.0T核磁共振成像病因分类诊断出动脉粥样硬化25例,动脉夹层3例,动脉炎性病变3例,准确率为96.85%。在病因分类诊断准确率方面3.0T核磁共振成像数据结果显著高于常规管腔成像,且二者间的差异经由统计学检验显示其具有意义(P<0.05)。结论 较之于常规管腔成像,3.0T核磁共振在显示闭塞起始段动脉管壁特征,从而明晰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及动脉炎性病变诸引致原因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建议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出处 《医师在线》 2023年7期
出版日期 2023年05月2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