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和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追求语文课堂的协调之美走进21世纪.中国小语界在为新课改带来的诸多新景观而欢呼雀跃的同时,也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和困惑。教与学,师与生,讲与练,内容与形式,言语与情意,乃至工具与人文等等,总是在孰轻孰重、或多或少中令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研究难以准确把握,以至于无所适从。回顾新中国成立以后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问题上走得也是跌跌撞撞。就以语文学科的性质来说,解放初期的“文”“道”之争.批判了“重文轻道”,又陷入“重道轻文”的偏向。紧接着关于语文的“工具性”与“思想性”之争,在“大跃进”、“政治挂帅”的思想影响下,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以后又出现语文双基训练与注重情感熏陶的孰是孰非.纠正僵化训练之后,又带来对训练的彻底否定……新课程改革高举人文的大旗.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浙江教育科学》 2010年1期
出版日期 2010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