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顿悟”与“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正>我国现行的文艺理论教材,凡论及灵感问题,大都认为它并非文学艺术创作中所独有,在科学研究等一切创造性劳动领域里,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不过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已。这种看法,我们认为是值得商榷的。许多科学成果固然产生于偶然事物的触发而获得成功,比如大科学家爱迪生研究灯泡的灯丝,据说试验了一千六百余种矿物和金属都失败了。然而,有一天他不意将一把东方竹扇碰落到地上,于是,他脑海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为什么不用竹丝来试一试?一试,果然成功了。从而,激励了他和他的合作者继续试验,终于在数千种不同材料中找到了最理想的钨丝。又比如,一个近视眼的小男孩摔了一交,眼角膜被摔碎的镜片刺被,经过清除异物的手术后,那小男孩的近视眼竟意外地被治好了。从而,触发苏联眼科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90年2期
出版日期 1990年02月12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