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减压技术在单侧开颅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单侧开颅手术治疗160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80例采用控制减压技术(控制减压组),80例采用常规减压技术(常规减压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原因、术前瞳孔大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头部着力部位及受伤距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脑膨出的发生率,术后迟发性脑出血、远隔部位再次手术、脑梗死、癫痫、脑积水的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迟发性脑出血、癫痫、脑积水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常规手术组比较,控制减压组术中脑膨出[分别为13%(10/80)、33%(26/80)]、远隔部位再手术[分别为16%(13/80)、30%(24/80)]及术后脑梗死[分别为24%(19/80)、41%(33/80)]的发生率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控制减压组的预后良好率为35%(28/80),病死率为10% (8/80),均优于常规减压组的20% (16/80)和24% (19/80) (均P<0.05)。结论单侧开颅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术中采用控制减压技术,能降低患者术中和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减压颅骨切除术 控制减压 对冲伤 单侧开颅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减压技术在单侧开颅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单侧开颅手术治疗160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其中80例采用控制减压技术(控制减压组),80例采用常规减压技术(常规减压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原因、术前瞳孔大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头部着力部位及受伤距手术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脑膨出的发生率,术后迟发性脑出血、远隔部位再次手术、脑梗死、癫痫、脑积水的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级(GOS)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迟发性脑出血、癫痫、脑积水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常规手术组比较,控制减压组术中脑膨出[分别为13%(10/80)、33%(26/80)]、远隔部位再手术[分别为16%(13/80)、30%(24/80)]及术后脑梗死[分别为24%(19/80)、41%(33/80)]的发生率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控制减压组的预后良好率为35%(28/80),病死率为10% (8/80),均优于常规减压组的20% (16/80)和24% (19/80) (均P<0.05)。结论单侧开颅手术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术中采用控制减压技术,能降低患者术中和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颅脑损伤 减压颅骨切除术 控制减压 对冲伤 单侧开颅术
  • 简介: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致残和致死率均较高,且患者大多转归不良。来自动物实验的研究表明,去铁胺可通过抗氧化应激、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水肿和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文章对去铁胺在SAH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去铁胺 脑损伤 神经保护药 疾病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品质逐渐提高。同时社会中各行各业也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均离不开电能的支持。由此可见电能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这种背景下,我国加大了高压输电线路的铺设力度,然而想要保证电能稳定且安全的供应,必须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性提高重视。在高压输电线路中,雷击是导致电路安全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也是高线输电线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基于此,本文简单描述了高压输电线路防雷的原则和意义,并对防雷过程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防雷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基础提出 220KV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以此为 220KV高压输电线路安全性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220KV高压输电线路 防雷接地技术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