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随着油气田的进一步开发,火山岩储层渐渐成为开发的重点之一,而火山岩识别的方法的不完善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交汇图法对牛圈湖-马北地区的火山岩进行研究和识别,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 标签: []火山岩 岩性识别
  • 简介:摘要本研究前瞻收集2020年6—12月北京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骶神经调控术变频刺激(VFS)模式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VFS模式治疗难治下尿路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纳入标准:①已植入骶神经刺激系统;②年龄≥18岁;③传统恒频刺激骶神经调控术(CFS-SNM)治疗效果不佳,经反复调整刺激参数仍无法获得满意改善;④存在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症状,保守治疗无效或不耐受保守治疗的患者;⑤试验期间不随意增减影响下尿路症状及盆腔功能的相关药物;⑥自愿参加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共6例患者纳入研究,男女各3例。平均年龄55(47~74)岁。3例诊断为OAB,2例诊断为间质膀胱炎(IC),1例诊断为神经源膀胱。所有患者升级为VFS模式前接受CFS治疗时间平均20.6个月,均伴有缓解不满意的严重尿频症状。治疗结果显示,4例在恒频期和变频期的日均排尿次数分别为14次和12次,11次和8次,11次和8次,16次和9次;膀胱过度活动症调查问卷(OAB-Q)评分分别为7分和4分,6分和6分,2.5分和2分,4分和3分,均呈改善趋势。2例IC患者在变频期的尿频症状较前加重,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未见明显变化,其中1例在恒频期和变频期的VAS均为6分,1例分别为7分和5分。总体来说,VFS模式对尿频症状的改善程度不劣于CFS模式。对于IC患者,可在获得满意的疼痛管理前提下尝试多组变频参数。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性 骶神经调控术 变频电刺激 恒频电刺激 膀胱过度活动症 前瞻性
  • 简介:摘要:所谓工艺可靠就是要求机械制造出的设备必须与图纸保持一致,各项标准都要符合工艺参数。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了解中,很多机械制造的产品并不是按照工艺制造的,往往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机械企业需要对此进行严格的把控,对所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才能避免机械制造工业可靠出现问题。本篇文章也是以此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一下机械制造工艺可靠的具体内容,从而为后续进一步提升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标签: 机械制造 工艺 可靠性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电力的需求不断的加大,对于电力配电网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提高电力配电网的可靠就显得异常关键。电力事业发展迅速,无论在发电还是在配电方面与以前相比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城市化进行的不断加剧,城乡用电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配电可靠引起了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本文就如何提高电力配网的可靠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相应的措施。

  • 标签: 电力配电网 可靠性 技术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功率家用电器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客户对用电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给配网线路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当前电力配网中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其可靠的发挥,对整个电网安全运行带来威胁,基于此,本文讨论了电力配网运行可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 标签: 电力配网 可靠性 因素 配电线路
  • 简介:摘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很大程度上会对人们生活造成直接影响,而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是近几年质量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整个项目施工中起到重要作用。现阶段由于经济以及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作建设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在项目各环节中,施工单位逐渐对其质量提高重视。因此在实际建设中,有关员工一定要运用新型试验检测工作模式,对工程项目质量进行管控,加强完工后的检验工作,由此能为公路工程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固基础。

  • 标签: 公路工程 试验检测 重要性 措施
  • 简介:摘要:在使用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时,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方案的供电可靠 越来越重要 。在当前社会电力配网的快速发展下,为了实时监控电力配网的运行,可以使用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 ;在远程信息监控和传递上起着关键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电网运行的可靠。这篇文章主要是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创建进行分析,同时对其在电力配网系统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 标签: 配电自动化 终端配置 可靠性
  • 简介:膨润土作为一种黏结剂,在球团生产中广泛应用。在实际生产中添加一定量的膨润土能改善物料的成球,提高生球强度及生球爆裂温度,稳定竖炉的生产操作,但由于膨润土SiO2含量较高,导致球团矿品位降低。通过实践理论计算,膨润土配比降低1个百分点,球团矿铁品位可提高0.6个百分点;高炉入炉料铁品位提高1个百分点,焦比可降低2%,产量可提高3%: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十分明显。

  • 标签: 复合膨润土 竖炉球团 工业性试验 配用 吉林 SIO2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TK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ccR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并研究TTK在ccRCC进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对112例ccRCC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IHC)测定,根据TTK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TTK高表达组和TTK低表达组。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和分期等临床特征与TTK表达水平的相关。分别通过集落形成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TTK对ccRCC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TTK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结果ccRCC患者标本中TT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TK表达水平与患者T分期(P=0.008)和淋巴结转移(P=0.023)明显相关。TTK敲除能够抑制ccRCC细胞株HTB-47和CRL-1932的增殖和侵袭能力,还有助于小鼠体内ccRCC的生长和转移。结论TTK能够影响ccRCC的进展,并可能成为ccRCC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肾肿瘤 腺癌,透明细胞 TTK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初中物理老师在教学中要高度关注课堂教学的效果,要使初中物理的教、学、评一致得到更好的表现,就必须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并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从而达到物理的教学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了“教、学、评一致”理念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对策。

  • 标签: 评一致性” 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益生菌治疗对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后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行益生菌治疗设为试验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2)术中情况。(3)随访和术后情况。(4)炎症相关血液学指标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术后并发症和辅助化疗启动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0月31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或广义估计方程。结果(1)入组患者分组情况: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龄为64(42~80)岁。80例患者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2)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施行胃癌根治术。试验组患者新辅助治疗后TNM分期(0期、Ⅰ期、Ⅱ期、Ⅲ期),手术方式(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胃癌根治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消化道重建方式(Billroth Ⅱ吻合、Roux-en-Y吻合)分别为2、7、15、13例,19、21例,205(180~240)min,50(30~60)mL,6、34例;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6、12、16例,23、17例,218(190~251)min,50(43~60)mL,11、29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683.00,χ²=0.80,U=668.00、681.00,χ²=1.87,P>0.05)。(3)随访和术后情况:80例患者均获得术后1个月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分别为6例和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23,P<0.05)。试验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固体食物耐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化疗启动时间分别为3(3~6)剂、53(49~66)h、72(62~82)h、(72±18)h、6.0(5.5~7.0)d、26.0(25.0~28.0)d;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3~10)剂、66(60~88)h、94(82~112)h、(107±23)h、7.0(6.4~8.3)d、30.0(28.0~33.0)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471.50、432.00、343.50,t=-7.62,U=411.50、319.50,P<0.05)。(4)炎症相关血液学指标情况:①试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白细胞计数分别为(5.6±1.4)×109/L、(9.9±3.2)×109/L、(7.7±2.6)×109/L、(6.8±1.8)×109/L;对照组分别为(6.1±1.9)×109/L、(12.3±2.9)×109/L、(9.7±3.6)×109/L、(7.8±2.7)×109/L,满足球形检验(χ²=4.17,P>0.05),采用主体内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6.61、10.45、4.56,P<0.05)。②试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5%±10%、76%±11%、73%±9%、69%±9%;对照组分别为56%±9%、84%±5%、79%±8%、74%±9%,不满足球形检验(χ²=16.63,P<0.05),采用多变量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2.42、11.46、5.55,P<0.05)。③试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C-反应蛋白分别为1.35(1.15~1.97)mg/L、14.94(8.24~21.22)mg/L、33.39(13.02~66.02)mg/L、18.36(8.27~60.43)mg/L;对照组分别为1.62(0.97~2.27)mg/L、24.03(10.42~36.52)mg/L、81.66(31.20~116.76)mg/L、46.84(28.30~80.26)mg/L,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χ²=145.74、9.48、9.90,P<0.05)。④试验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降钙素原分别为0.02(0.02~0.04)μg/L、0.08(0.06~0.12)μg/L、0.12(0.07~0.21)μg/L、0.09(0.06~0.15)μg/L;对照组分别为0.02(0.02~0.04)μg/L、0.14(0.07~0.71)μg/L、0.35(0.14~0.71)μg/L、0.24(0.10~0.48)μg/L,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降钙素原的时间效应、干预效应、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aldχ²=62.88、14.71、18.33,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胃癌根治术患者行围手术期益生菌治疗,可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抗菌药物使用、加快胃肠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炎指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尽早行术后化疗。

  • 标签: 胃肿瘤 益生菌 临床结局 新辅助化疗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机器臂辅助腹腔镜下子宫骶骨固定术对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的疗效、安全,以及对下尿路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本中心并接受机器臂辅助腹腔镜下子宫骶骨固定术的PO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共6例患者纳入研究,POP定量分期均在Ⅲ期以上。年龄70~82岁,产次1~3次,均为阴道分娩。手术前后所有患者的各项尿动力学参数均未见明显变化,但术前半数患者合并有逼尿肌过度活动,且均在术后消失。此外,同步X线影像显示术后的盆腔器官更为接近正常解剖位置。POP定量分期提升明确,相关量表显著改善。1例患者门诊复查时诉术后过度拉伸时偶尔出现腰背部不适,予以对症支持处理后好转。结论机器臂辅助腹腔镜下子宫骶骨固定术对POP患者的疗效满意,安全好。术后解剖位置恢复满意,对下尿路功能影响小。

  • 标签: 脱垂 腹腔镜 机器人 子宫骶骨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机器人与腹腔镜辅助根治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近期及远期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n=57)或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切除术(n=231)的28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61例,女性127例,年龄(60.3±12.8)岁(范围:17~86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4匹配,匹配后机器人组56例,腹腔镜组176例。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χ²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近期结局,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相比,总手术时间相近[(206.9±60.7)min比(219.9±56.3)min,t=-1.477,P=0.141],术中出血量更少[50(20)ml比50(50)ml,Z=-4.591,P<0.01],清扫淋巴结数目更多[(36.0±10.0)枚比(29.0±10.1)枚,t=4.491,P<0.01],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缩短(t:-2.888、-2.946、-2.328,P值均<0.05)。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2.9%和87.9%,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1%和82.6%(P值均>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根治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能够改善患者部分近期临床结局指标。两种术式患者远期预后相似。

  • 标签: 结肠肿瘤 结肠切除术 机器人 腹腔镜检查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免疫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住院的9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24 h尿蛋白(24 h Upro)、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及清蛋白(ALB)水平,以及免疫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BG、肾功能相关指标及免疫炎因子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Cr、24 h Upro及ALB分别为(482.54±166.46)μmol/L、(1 095.34±154.78)mg及(33.04±3.91)g/L,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免疫炎因子IL-6、IL-10、IL-17、MCP-1和hs-CRP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低氧血症、低血压、感染及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通过降低终末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免疫炎因子IL-6、IL-17、MCP-1和hs-CRP水平,增加IL-10含量,能有效抑制炎症刺激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修复肾脏微血管循环,从而改善肾功能。

  • 标签: 高压氧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免疫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