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在进展型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进展型脑梗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的治疗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给予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明显、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进展型脑梗塞患者适量酶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改善和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纤溶酶 进展型 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免疫抑制患者罹患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特点以及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二科病房收治的68例非HIV免疫抑制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病情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临床资料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罹患肾脏疾病、风湿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并接受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巨细胞病毒肺炎。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中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最小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高(P值均<0.05),淋巴细胞计数、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较低(P值均<0.05);长疗程(≥3个月)糖皮质激素以及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在死亡组更为多见(P值均<0.05);死亡组中基础疾病为皮肤疾病、合并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血流感染、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较多(P值均<0.05)。结论长疗程糖皮质激素以及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合并多重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血流感染、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死亡率较高。

  • 标签: 巨细胞病毒肺炎 呼吸功能不全 T淋巴细胞亚群 预后
  • 简介:摘要:在历史因素以及农村自身经济因素影响下,相比于城区的发展,农村统一性规划效果较差,布局不佳,排污基础设施建设具有落后性,居住环境较差,因此环境安全隐患等相应问题逐渐凸显。通过分析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现状、泵站等治理设施以及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认为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行和管理模式需要根据项目特点与实际乡镇情况开展,才能达到管理模式最优,并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性。根据已有联网监管体系,提出了联网平台需要具备的功能;根据联网在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应用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联网的村企合作就业新模式。

  • 标签: 物联网 农村 污水治理 设施 运维管理
  • 作者: 刘欣 魏炜 樊钦 高利萍 陈冬冬 刘楚眸 董小平 王永萍 石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550025 刘欣现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头颈外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04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06,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550025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黄素抑制半乳糖凝集素-3(Gal-3)影响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及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免疫印迹检测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及其癌旁组织中Gal-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量的差异;应用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Gal-3干扰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系(TPC-1)24 h后,观察细胞增殖能力及Gal-3、PCNA、ERS相关蛋白的变化;同时应用低(20 μmol/L)、中(40 μmol/L)、高(60 μmol/L)浓度大黄素处理TPC-1细胞24 h后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及Gal-3、PCNA、ERS相关蛋白的变化。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PTC组织中的Gal-3、PCNA高于癌旁组织[Gal-3:(0.728±0.288) U/L比(0.197±0.158) U/L,t=2.805,P<0.05;PCNA:(0.854±0.127) U/L比(0.235±0.147) U/L,t=5.532,P<0.01];应用Gal-3 siRNA干扰TPC-1细胞24 h后,干扰组中的Gal-3及PCNA表达水平均低于非特异性对照组[Gal-3:(0.265±0.229) U/L比(1.315±0.268) U/L,t=5.153,P<0.01;PCNA:(0.318±0.095) U/L比(1.069±0.357) U/L,t=3.519,P<0.05],同时诱导ERS相关的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HOP)增加[Grp-78:(1.210±0.110) U/L比(0.857±0.081) U/L,t=4.464,P<0.05;PERK:(0.957±0.114) U/L比(0.634±0.083) U/L,t=3.964,P<0.05;CHOP:(1.151±0.088) U/L比(0.431±0.057) U/L,t=11.958,P<0.01];在应用不同浓度的大黄素作用TPC-1细胞后出现与Gal-3 siRNA干扰后相似的结果,中、高剂量组中的Gal-3、PCNA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Gal-3:(1.061±0.087) U/L比(0.545±0.770) U/L比(0.433±0.836) U/L,t=7.686、9.001,P<0.01;PCNA:(0.879±0.052) U/L比(0.561±0.036) U/L比(0.567±0.043) U/L,t=8.703、7.962,P<0.01],ERS相关的Grp-78、PERK、CHOP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Grp-78:(0.597±0.035) U/L比(0.958±0.019) U/L比(1.002±0.020) U/L,t=15.970、17.654,P<0.01;PERK:(0.162±0.024) U/L比(0.990±0.036) U/L比(0.888±0.116) U/L,t=32.948、10.614,P<0.01;CHOP:(0.165±0.038) U/L比(0.954±0.065) U/L比(0.874±0.110) U/L,t=18.290、10.521,P<0.01]。结论大黄素可以通过抑制Gal-3蛋白表达减弱TPC-1细胞的增殖能力,诱导细胞的内质网应激。

  • 标签: 大黄素 乳头状甲状腺癌 半乳糖凝集素-3 内质网应激
  • 简介:摘要农业联网的系统设计是设施农业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UPPAAL-TIGA是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理论的模型验证工具。本项目对农业联网的特性进行分析,利用时间自动机理论在联网环境系统设计进行建模与验证,保证系统正确性。

  • 标签: 农业物联网 施农业 UPPAAL-TIGA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它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内膜损伤,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堆积,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的某分支在短时间内发生闭塞,造成持久和严重的心肌缺血,导致相应区域的心肌发生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NSTEMI诊断相对更困难。

  • 标签: 心肌损伤标志物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LN4924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模型细胞,采用细胞毒性和细胞的克隆形成实验探讨MLN4924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细胞实验分组:对照组,MLN4924浓度分别为0.1、0.3和1.0 μmol/L的实验组。动物实验分组:对照组,给MLN4924药物2.5、5.0及10.0 mg/kg的实验组。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考察MLN4924对neddylation修饰的抑制作用、细胞凋亡和DNA损伤。采用GraphPad Prism 8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t检验评价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MLN4924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实验组的细胞集落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可有效抑制cullin-1蛋白的neddylation修饰,实验组NEDD8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对灰度值0.42±0.16比1.13±0.22,t=8.0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诱导细胞DNA损伤,实验组γ-H2AX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对灰度值0.16±0.03比0.04±0.01,t=9.1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著上调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体内可有效抑制MCF-7裸鼠移植瘤的增殖,并表现出较低的不良反应。结论靶向neddylation能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

  • 标签: 神经前体细胞表达发育下调的蛋白8 乳腺癌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腹腔灌洗液中肿瘤标记对肿瘤腹膜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227例为研究对象。取开腹后即刻腹腔灌洗液300 ml进行传统细胞学(PLC)检测,其中134例患者进行了腹腔灌洗液肿瘤标记(pTM)检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明确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绘制pTM ROC曲线确定最佳cutoff值;采用配对资料χ2检验比较PLC和pTM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本组结直肠癌患者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学阳性率为12.3%(28/227)。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5岁,肿瘤T分期为T3+、淋巴结转移、分化类型为黏液腺癌以及血清CA125、血清CA19-9升高均与肿瘤腹膜转移有关(均P<0.05)。结直肠癌患者腹膜转移pTM最佳cutoff值:pCEA 17.095 ng/dl,灵敏度58.3%,特异度93.9%;pCA19-9 4.515 U/ml,灵敏度83.3%,特异度80.0%;pCA125 303.2 U/ml,灵敏度58.3%,特异度95.7%;pCA-724 3.01U/ml,灵敏度66.7%,特异度95.7%。结直肠癌患者腹膜微转移pTM最佳cutoff值:pCA19-9 3.43 U/ml,灵敏度100%,特异度72.2%。pCA19-9阳性率为29.85%,高于P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 P<0.05)。结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与患者的年龄、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病理类型以及血清CA125、CA19-9升高均有关;pTM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具有诊断价值,其中pCA19-9诊断价值最高。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腹膜 肿瘤转移 腹腔冲洗 肿瘤标记,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分析对于内皮损伤标志水平及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遴选60例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诊疗资料均完整保存,研究分组方式为方便抽样法,将采取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参照组,将采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的3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评估组间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内皮损伤标志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比研究数据得知,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6.6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0.00%,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NO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ICAM-1、vWF、ET-1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SBP、DPB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33%,明显较参照组的20.00%低,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改善内皮损伤标志,可降低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值得认可,临床应用价值理想。

  • 标签: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原发性高血压 内皮损伤标志物 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