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的21例脾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开腹脾切除术10例;腹腔镜脾切除术5例;开腹胰体尾切除术联合脾切除术4例;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2例。术后6例患者接受化疗,随访至2021年12月,中位随访时间4.5个月,21例患者4例失访,12例死亡,其余5例目前无瘤存活。本研究显示脾脏恶性肿瘤是一类发病隐匿、无明显特异性症状的少发恶性肿瘤,确诊仍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联合系统化疗可能是最有希望的治疗方式,但脾脏恶性肿瘤的总体预后仍很差。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标志物具有无创性、可重复分析、实时监测等特征,其肝细胞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几年,肝细胞癌肿瘤标志物研究发展迅速,既有传统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高尔基体糖蛋白73、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等),又有新型的"液体活检"肿瘤标志物(如循环肿瘤细胞、循环肿瘤DNA等)。进一步研究肿瘤标志物与肝细胞癌之间的相关性,可为肝细胞癌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癌,肝细胞 早期诊断 预后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结直肠癌(CRC)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循环游离核酸(cfNA)具有无创、实时监测、克服肿瘤异质性等优势。对cfNA含量、突变、甲基化以及片段化模式等特征进行分析,为CRC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预后判断以及用药指导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但cfNA要实际应用于CRC的临床诊疗中还需解决检测技术未标准化、检测成本高、高诊断效能标志物的筛选以及多组合模型的构建等问题,这些挑战将为未来cfNA的研究提供新方向。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临床实验室技术 治疗学 游离核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动脉增强分数(AEF)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51例初诊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癌组)以及86名无结直肠病史常规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全腹部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将所得图像传至西门子Syngo.via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获得AEF彩图及其定量参数AEF值,分析AEF值与结直肠癌分期、Ki-67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其对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Ⅰ、Ⅱ、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AEF值分别为(72±9)%、(65±11)%、(60±12)%、(5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5,P<0.001);对照组与结直肠癌组AEF值分别为(85±6)%与(62±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6,P<0.001)。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与AEF值呈负相关(r=-0.548,P<0.05)。以对照组为标准,AEF值用于诊断结直肠癌Ⅰ、Ⅱ、Ⅲ、Ⅳ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6(灵敏度62.50%,特异度96.51%)、0.928(灵敏度76.74%,特异度98.84%)、0.981(灵敏度92.68%,特异度91.86%)及1.000(灵敏度100.00%,特异度98.84%),诊断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AEF值与Ki-67呈负相关(r=-0.537,P<0.05)。Ⅰ、Ⅱ、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Ki-67阳性指数分别为(55±12)%、(67±10)%、(73±12)%、(7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4,P<0.001),Ⅳ期高于Ⅰ+Ⅱ期(t=3.45,P=0.001);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与Ki-67呈正相关(r=0.393,P<0.001)。结论AEF定量彩图及AEF值可以反映结直肠癌病变组织动静脉血供特点,术前进行AEF值分析有助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肿瘤分期 动脉增强分数 Ki-67抗原
  • 简介:摘要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作为临床常见并发症,可引起严重不良预后。然而,其损伤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治疗效果仍不理想。细胞焦亡作为一种可导致炎症反应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与器官IRI息息相关。文章简述了细胞焦亡的分子特征、机制,对细胞焦亡与心、脑、肾等器官IRI的关系和细胞焦亡与凋亡IRI中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并总结了目前针对细胞焦亡的治疗方式,旨在为器官IRI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 标签: 细胞焦亡 缺血再灌注损伤 器官保护
  • 简介:摘要恶心呕吐是影响患者临床满意度的主要问题之一,高危人群中发生率高达80%。近年来,遗传易感性恶心呕吐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基因多态性与恶心呕吐的相关性研究,涵盖了5-羟色胺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receptor, 5-HTR)基因、多巴胺2型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 DRD2)基因、μ阿片受体基因(mu-opioid receptor gene 1, OPRM1)、毒蕈碱受体基因、编码神经激肽-1(neurokinin-1, NK1)受体的速激肽受体1(tachykinin receptor 1, TACR1)基因、转运蛋白基因及药物代谢酶基因等。期待未来可以根据基因分型识别高危患者,个体化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止吐预防和治疗,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

  • 标签: 恶心呕吐 基因多态性 药物基因组学
  • 简介:摘要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类慢性的、与肥胖相关的肝脏疾病,目前已成为儿童中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NAFLD同样被视为儿童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并且与儿童肥胖、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甚至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应对儿童NAFLD的预防及诊治给予足够重视。有研究显示,NAFLD的发病过程中果糖代谢异常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对生理及病理状态下果糖肝脏中代谢的异同进行比较和深入的总结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NAFLD的发病机制。同时试图阐明NAFLD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需要克服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利于深入了解NAFLD的发病机制,做到早期诊断NAFLD的同时发展新的干预手段和治疗靶点,努力降低儿童NAFLD的发病率并改善其预后,从而提高更多肥胖及NAFLD患儿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儿童 果糖 非酒精性脂肪肝 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深度反卷积神经网络(DDNN)自动分割技术,探讨其鼻咽癌靶区和危及器官(OAR)辅助人工勾画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已完成治疗的800例鼻咽癌患者的CT信息,构建基于DDNN算法的端到端自动分割模型,选取10例新的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测试集。通过比较10名初级医师自动勾画基础上辅助人工勾画(DLAC)与单纯人工勾画(MC)的精确度系数(DICE)、平均一致距离(MDTA)、变异系数(CV)、标准距离偏差(SDD)、勾画时间等参数以评估自动勾画的效果。结果在DLAC组,GTV、CTV的DICE分别为0.67±0.15、0.841±0.032,MDTA分别为(0.315±0.23)、(0.032±0.098) mm,显著优于MC组(P<0.001)。除脊髓、左右晶体、下颌骨外,DLAC组其他OAR的DICE高于MC组,其中下颌骨最高,视交叉最低。此外,相较MC组,DLAC组GTV、CTV、OAR的CV、SDD均显著降低(P<0.001),总勾画时间节省63.7%(P<0.001)。结论与MC相比,基于DDNN建立的DLAC能更为准确地实现鼻咽癌GTV、CTV和OAR的勾画,可大幅提高医师工作效率及勾画一致性。

  • 标签: 自动勾画 靶区 危及器官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营养治疗方案及护理。比较2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比较2组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62 ± 0.64)、(36.78 ± 11.25)、(69.74 ± 20.12)、(15.81 ± 3.57)h,对照组分别为(4.08 ± 0.92)、(44.96 ± 13.83)、(92.76 ± 19.86)、(18.83 ± 4.5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3~4.82,P<0.05或0.01)。术后第7天观察组体质量、前清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分别为(52.13 ± 5.17)kg、(197.63 ± 39.72)mg/L、(109.74 ± 11.25)g/L、(41.85 ± 5.67)g/L,对照组分别为(49.34 ± 4.82)kg、(168.73 ± 32.47)mg/L、(104.06 ± 7.93)g/L、(37.92 ± 4.5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4~3.33,P<0.05或0.01)。术后第7天观察组IgA、IgG、IgM、CD4+、CD4+/CD8+分别为(1.93 ± 0.54)g/L、(11.47 ± 2.35)g/L、(0.96 ± 0.21)g/L、(40.32 ± 5.22)%、1.68 ± 0.38,对照组分别为(1.65 ± 0.35)g/L、(9.81 ± 1.69)g/L、(0.81 ± 0.17)g/L、(37.81 ± 4.45)%、1.49 ± 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6~3.39,P<0.05或0.01)。结论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标签: 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 护理 结直肠肿瘤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差值(delta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value,dADC)法子宫癌肉瘤(uterine carcinosarcoma,UCS)中的诊断应用,以及评估联合dADC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TIC)对鉴别诊断UCS和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s,EC)的效能。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MRI资料完整的UCS患者病例28例及EC患者病例49例,测量两组病例中病灶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ean ADC,mADC)、dADC,并绘制TIC判断其类型。对两组间的mADC、dADC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TIC类型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鉴别UCS与EC的效能。结果UCS组dADC值[(2.04±0.77)×10-3 mm2/s]明显高于EC组[(0.78±0.48)×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S的TIC曲线类型多为Ⅰ型(71.43%),而EC多表现为Ⅱ型(59.18%,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dADC联合TIC鉴别诊断UCS与EC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966,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6.4%、95.9%、93.5%,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使用(P<0.05)。结论dADC值对UCS诊断有一定价值,当dADC值大于1.112×10-3 mm2/s时诊断UCS可能性大,且应用dADC联合TIC可提高UCS与EC鉴别诊断的准确度,其诊断效能更高,可作为参考指标帮助临床选择合理方案。

  • 标签: 癌肉瘤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渐加速,冠心病、脑梗死发病率显著升高,其影像诊断、经皮介入治疗时常用含碘造影剂,造影剂以原形从肾小球滤过,且不被肾小管吸收,但造影剂肾脏积聚可导致急性肾损伤。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内分泌器官之一,造影剂肾病(CIN)的防治受到广泛关注。老年人由于各脏器功能增龄性减退,造影剂相关的肾损害发病率高、预后差。目前氧自由基老年人造影剂肾病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氧自由基老年人造影剂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活性氧 肾病 免疫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规范化营养治疗方案及护理。比较2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比较2组手术前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62 ± 0.64)、(36.78 ± 11.25)、(69.74 ± 20.12)、(15.81 ± 3.57)h,对照组分别为(4.08 ± 0.92)、(44.96 ± 13.83)、(92.76 ± 19.86)、(18.83 ± 4.5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3~4.82,P<0.05或0.01)。术后第7天观察组体质量、前清蛋白、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分别为(52.13 ± 5.17)kg、(197.63 ± 39.72)mg/L、(109.74 ± 11.25)g/L、(41.85 ± 5.67)g/L,对照组分别为(49.34 ± 4.82)kg、(168.73 ± 32.47)mg/L、(104.06 ± 7.93)g/L、(37.92 ± 4.5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4~3.33,P<0.05或0.01)。术后第7天观察组IgA、IgG、IgM、CD4+、CD4+/CD8+分别为(1.93 ± 0.54)g/L、(11.47 ± 2.35)g/L、(0.96 ± 0.21)g/L、(40.32 ± 5.22)%、1.68 ± 0.38,对照组分别为(1.65 ± 0.35)g/L、(9.81 ± 1.69)g/L、(0.81 ± 0.17)g/L、(37.81 ± 4.45)%、1.49 ± 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6~3.39,P<0.05或0.01)。结论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标签: 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 护理 结直肠肿瘤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MCM3)人胃癌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TCGA, CCLE, HPA等公共数据库分析MCM3的mRNA及蛋白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回顾性分析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CM3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使用STRING数据库分析MCM3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结果MCM3的mRNA及蛋白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且其高表达与胃癌肿瘤的大小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MCM3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R=0.61,P<0.01),并且两者之间可能存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结论MCM3胃癌中通过与PCNA相互作用而发挥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一个新的诊断及治疗靶点。

  • 标签: 胃癌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3 增殖 生物靶点 增殖细胞核抗原
  •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与麻醉的安全和质量密切相关。甲状腺肿瘤[气管外和(或)气管内肿瘤]致气管严重狭窄将加剧气道管理的难度。文章报道2例经气管支架联合清醒镇静表面麻醉成功处理甲状腺肿瘤所致气管严重狭窄合并Ⅲ至Ⅳ度呼吸困难气道的案例,为此类患者的气道管理提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气管狭窄 困难气道 呼吸困难 气管支架 表面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PT-IT1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体外生物学效应。方法TCGA数据库分析MAPT-IT1乳腺癌中的表达,收集64例乳腺癌及正常癌旁组织,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及MCF-7细胞,通过细胞转染技术过表达MAPT-IT1,回复表达miR-181a-5p,将MDA-MB-231细胞分为:空白A组、过表达A组及恢复A组;将MCF-7细胞分为:空白B组、过表达B组及回复B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实验检测组织或各组细胞MAPT-IT1及其预测靶基因miR-181a-5p及MAPT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APT蛋白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MAPT-IT1正常癌旁组织及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分别为0.011±0.002及0.028±0.003;MAPT-IT1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癌旁组织(t=4.08,P<0.001),其高表达与患者更早的临床分期、ER阳性及预后时间延长相关(P均<0.05)。空白A组、过表达A组及回复A组MAPT-IT1表达分别为(1.000±0.078)、(8.597±0.320)、(8.540±0.177),miR-181a-5p表达分别为(1.000±0.027)、(0.263±0.024)、(4.433±0.239),MAPT表达分别为(1.000±0.071)、(3.297±0.243)、(0.497±0.029)。空白B组、过表达B组及回复B组MAPT-IT1表达分别为(1.000±0.081)、(5.716±0.309)、(5.288±0.176),miR-181a-5p表达分别为(1.000±0.024)、(0.291±0.022)、(3.648±0.073),MAPT表达分别为(1.000±0.054)、(3.309±0.177)、(0.883±0.075)。过表达MAPT-IT1后,MDA-MB-231及MCF-7细胞miR-181a-5p表达下调(P<0.05),而MAPT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01),同时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恢复表达miR-181a-5p则可下调MAPT,促进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P<0.05)。结论MAPT-IT1的过表达可显著下调乳腺癌细胞miR-181a-5p,介导MAPT表达上调及细胞体外恶性表型的抑制。

  • 标签: 乳腺癌 MAPT-IT1 miR-181a-5p 微管相关蛋白tau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手术的20例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改良overlap吻合术10例,行食管残胃前壁吻合术10例。结果表明,改良overlap组与传统食管残胃前壁吻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92±41)min和(184±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2±21)ml和(51±32)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overlap组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传统食管残胃前壁吻合组有1例术后1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梗阻。2组患者术后1年行食管下段pH值检测,分别为6.9±0.2、6.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overlap手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出血量的前提下,能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同时减少了胃的酸性反流。

  • 标签:
  • 简介:摘要双特异性抗体(BsAb)是一种新型免疫疗法,能够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非限制性识别并结合肿瘤抗原,激活T细胞并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目前,BsAb已成为血液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中,针对B细胞成熟抗原(BCMA),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C组5成员D(GPRC5D)和Fc受体同源物(FcRH)5靶点BsAb的早期临床试验已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反应率达70%~83%,其主要治疗不良反应为低级别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血细胞减少和感染。笔者拟就BsAb的分类和功能、BsAb治疗RRMM的靶点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抗体,双特异性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疗法 复发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或机器人下胃壁浆肌层环周切开+黏膜层切割闭合技术胃特殊部位间叶源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行腹腔镜或机器人下胃壁浆肌层环周切开+黏膜层切割闭合手术治疗的18例胃特殊部位间叶源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7例行机器人手术,11例行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肿瘤位于贲门8例,胃体小弯4例,胃窦6例;肿瘤生长方式为内生型11例,哑铃型7例。平均手术时间(99±29)min,术中出血量(10±5)ml,术后进流食时间(2.0±1.0)d,术后住院时间(4.9±1.2)d。术后病理检查示胃间质瘤11例,胃平滑肌瘤5例,胃神经鞘瘤2例,切缘均为阴性,肿瘤平均直径为(4.7±1.4)cm。中位随访时间16.5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征象。结论腹腔镜或机器人下胃壁浆肌层环周切开+黏膜层切割闭合手术治疗胃特殊部位间叶源性肿瘤安全可行。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机器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SGK2)肝癌组织与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介导肝细胞癌(HCC)细胞中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传导的相关机制。方法收集配对的HCC及正常组织20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GK2 mRNA表达情况。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肝癌细胞系Huh-7、SMMC-7721以及正常人肝细胞系L02中SGK2蛋白水平。应用SGK2 siRNA转染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Huh-7,然后使用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上述转染成功细胞系中GSK-3β、β-catenin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统计学方法采用Student t检验。结果与配对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比,所有20个HCC样品中SGK2 mRNA表达上调。两种人肝癌细胞系(Huh-7和SMMC-7721)中SGK2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肝细胞系(P < 0.01)。人HCC细胞系SMMC-7721和Huh-7中,SGK2表达下调抑制了未磷酸化GSK-3β表达。另外,HCC细胞系中SGK2表达下调通过阻止β-catenin蛋白酶体降解来降低β-catenin的去磷酸化。结论SGK2HCC中过表达并介导HCC细胞中GSK-3β/β-catenin信号传导。

  • 标签: 癌,肝细胞 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 磷脂酰肌醇-3-激酶 糖原合成酶激酶-3 β-连环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