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跟骨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与透析相关的临床因素及骨代谢、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MHD患者459例。记录MHD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透析时间、透析治疗方式、使用肝素类型、心血管疾病、主动脉钙化情况。同期检测患者治疗前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血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碳酸氢根(HCO3^2-)水平,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情况。使用美国Sahara超声骨密度仪进行跟骨BMD测量。结果低通量透析患者较高通量透析患者BMD降低(P〈0.05),有主动脉钙化患者较无主动脉钙化患者BMD降低(P〈0.01);不同透析时间之间、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之间BMD无明显差异。低分子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BMD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心血管疾病组与无心血管疾病组之间BMD无统计学差异。血磷及Alb水平与BMD呈正相关(r=0.136,P〈0.01;r=0.148,P〈0.01)。女性、年龄≥60岁、低通量透析、有主动脉钙化的患者更易发生骨质疏松,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0.92,95%C10.892—0.949)、女性(OR=0.376,95%C10.203—0.697)、主动脉钙化(OR=0.01,95%CI:0.000—0.213)是MHD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透析治疗方式、血管钙化可能是影响骨密度的因素,血磷和白蛋白水平在骨的生物学功能和骨的矿化过程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高龄、女性、主动脉钙化可能是MHD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骨密度 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