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正>某年的端午节前一天,市电信局统一迁移了妨碍交通的电线杆,粉盒巷巷口那根粗大的木电线杆从此与这里的居民告别了。目击者说,这根原木的电线杆下端已经腐朽,它配不上粉盒巷了,早就应该换掉了。那几个换电线杆的工人还说。看吧,过不了几年,这地上的电线杆全都埋到地底下去了,你们一根都看不见的。电线杆迁走那天,巷子里的住户脸上都带着微笑,只有燕婆婆是不高兴的。电线杆倒下的那一刻,她也在场,围着做饭的围裙,手指上还沾着面粉。两只眼睛吃惊地转来转去。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她终于张嘴发出不满的声音:"水泥哪有木头好?现在到哪里去找这么大的原木?"

  • 标签: 燕兰 子里 芦叶 我自己 苇叶 跑出去
  • 简介:<正>伊村来了一个算命的瞎子。瞎子姓王,是县城人。关于这个瞎子,县城下面的各个乡里把他传说得像神仙一样。他朝伊村的打麦场上席地一坐,不大工夫,伊村的老老小小全跑去了,把他围得密不通风。他不应该屈尊下乡来的呀!据村里消息灵通人士说,这王瞎子,他家里连着三个儿子结婚,大操大办,把

  • 标签: 密不通风 消息灵通 洗衣服 我自己 给你 对我说
  • 简介:“扬州慢”,词牌名也。宋代大词人姜夔的自度曲。十几年前我买过一套人民文学出版社编的宋词名家诵读,其中就有一本江湖清客姜夔的词,其中就有一首《扬州慢》,放于书中第一页第一首。

  • 标签: 《扬州慢》 人民文学出版社 词牌名 自度曲 姜夔 词人
  • 简介:去年初冬,我的邻居因为贪污和渎职,过年时还在某处羁押,不得回家。半个月前,他老婆抱了孙子到我家来玩,临走时语气干巴巴地对我说:"老头子回不来,我们过年不在家里过了,到湖北我亲家家里去。去两个月。家里请了亲戚来照看。"按照我对这一家人的理解,她这几句话能相信的只有最后一句:家里请了亲戚来照看。所以我就应她这句话:"哦,你的亲戚来了要是有什么事……要个针头线脑的,来找我。"她眼里立刻渗出泪花,千恩万谢地去了。

  • 标签: 兵法 公民 过年 孙子
  • 简介:音乐家流浪到了吴郭市的花码头镇,进了村子,站在村口的廊桥里,扶栏眺望远处的香炉山,胳膊朝风头略偏一下,袖子里便灌满春风。古人有诗: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十七岁那年,我父亲出走的纪念日,我在大学的宿舍里开始创造一种两个人的语言。当我恋爱时,我与我的那一位,要用这种语言交流。除了我们,任何人听不懂。与英文相比,汉字在演变过程里,因为吸纳和简化的双重挤压,失去了一些字和词的本意。我花了五年的时间,创造出一套基本会话语系,掺杂了希腊文、英文、古汉语和吴地方言。

  • 标签: 人生 语言交流 纪念日 希腊文 古汉语 英文
  • 简介:军医院的操场上正在放露天电影,两妇女,一胖一瘦,坐在一棵广玉兰树下面,在人群的最后面。胖女忧虑地说:“我近来的声音越来越像我奶奶,一开口,自己都吓一大跳,以为我奶奶又活过来了。”瘦女便问:“你奶奶是谁?”胖女说:“我奶奶不是刘胡兰同志,我奶奶是个老寡妇。她有一座贞节牌坊。她快要死的时候,手一招,从天上招来一副担架,担架抬着她到贞节牌坊,她就死在牌坊下面了。”瘦女搂住胖女安慰她,“不要怕。谁要给你立牌坊,我就……我就……你听出来了吗?我的声音像刘胡兰哎。”胖女挣脱了瘦女的胳膊,生气地说:“难道你见过刘胡兰同志?”瘦女听了一愣。

  • 标签: 风流 刘胡兰 露天电影 奶奶 牌坊 同志
  • 简介:三状元弄地处吴郭市中心,是闹中取静的范本。弄堂外面一片喧闹,弄堂里面是鸟声虫声听得清清楚楚,究竟有多少种鸟儿,有心人数过,反正不少于二十种。至于会鸣叫的虫,对不起,没有人会去数了。老虎灶一天到晚烧着水,烧秸秆的噼啪声都听得见。老虎灶后面有一条清水河,据说通着蓝湖,蓝湖涨水时,也听得见它潺潺的流水声。小河浜照见鱼影,照见人影,水边一溜树影一年四季都顾影自怜。临水照影的还有洗衣妇,当然是在水面平静的时候。弄堂口窄小,只容两人侧身而过,两边的墙上爬着牵牛花,牵牛花枝繁叶茂,牵牵挂挂,占了不少时间,又占了不少空间。——慢说,占了空间是对的,怎么说占了时间?因为走过路过的人,毕竟都要多看它旺盛的样子。这么窄小的弄堂口,一错眼就过去了,谁知道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口子里竞装着精致的亭台楼阁,一条小河,两座石桥,一片枫杨树林,一个老虎灶……出过三位状元。嘉庆年间两个,道光年间一个。

  • 标签: 童年 嘉庆年间 道光年间 弄堂 市中心 老虎
  • 简介:关于螃蟹,最早的记忆是1971年冬天,我的邻居大爷在一条冰封的河面上取到一只螃蟹,那只野螃蟹足足有半斤,镶嵌在透明的冰里,冰面上露出几个爪子。大爷涮干净大铁锅,放了一锅子的清水,清水里啥也没放就把大野蟹放进去煮。这大野蟹清水里来,清水里去,称得上是功德圆满。大爷烧好螃蟹汤,关上了门,点上油灯,一家子坐在昏暗的油灯下,美美地喝螃蟹汤。大爷家的门缝很大,透出灯光和蟹味。灯光只爬到门口两步远的地方,蟹味却爬出老远,还随着风四处飘散。那蟹味香极了,今生难忘,以至于我今后每逢吃螃蟹总会想起。

  • 标签: 螃蟹 李秀英 太湖 苏州人 记忆 生活中
  • 简介:本质是什么?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村里有一位在省城里的大人物二林,他住着蒋介石政府留下来的小别墅,家里有政府配给的勤务兵和厨师,有权调拨小汽车。他历尽荣耀,得过数不清的勋章,经常在各种极尽铺张的宴会上露面。有一次,他心血来潮地去逛商场,在商场里他看中了一件红黑格子的衬衫,问了价钱,他吃了一惊,认真地对女营业员说:"我看只值二十块。"女营业员嘲笑的口气回答他:

  • 标签: 女营业员 大人物 蒋介石政府 女演员 稻草 街道办事处
  • 简介:这两张照片分别摄于冬天和春天,相距不远,1956年的冬天和1957年的春天。冬天里的父亲穿棉袄戴棉帽,表情就是这样的:沉静,认真,有一点点心不在焉。好像在担忧着什么。当时他已经二十一岁,从新疆军区建设兵团退役到乌鲁木齐地方上工作。

  • 标签: 戈壁滩 父亲 新疆建设兵团 预备役 上海青 照片
  • 简介:我从市中心搬到白菊湾的花码头镇,两个月后,一岁大的猫咪小玫瑰得了传染性胸膜炎死了。半年前,一个冬天的夜里,它在垃圾桶边奄奄一息,三个残忍的孩子正朝它身上浇冷水。

  • 标签: 桃花 市中心 传染性 玫瑰
  • 简介:蒋百年是我们村子里最令人敬畏的人物之一,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我们村子四周围都是山,东南面的山后,还有一方很大的蓝色湖泊。村子里的老百姓性情温和,老老实实种着自己的地,家里有船的人家闲时也到湖里去打鱼,日子过得风调雨顺而平缓单调,昨天和今天一个样,明天还是这个样。感觉到在这儿过上一百年,就像过了一天似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村子里的人全都甘于默默无闻的,这里也出现过令人敬畏的人物。

  • 标签: 布达拉宫 老百姓 人物 敬畏
  • 简介:一笑容我有数不清的女朋友,与她们初次见面的情景我都记得,有的很戏剧性,有的平淡无奇。有的一见如故,有的不打不相识。有的心机深沉,有的单纯明了。我能记得自见面时,某一位女友穿着何种鞋子,第一句话是什么,甚至当时她与周围人的关系如

  • 标签: 初次见面 书法协会 朱慧珍 苏州人 无奇 对我说
  • 简介:2012年5月7日,W和J到苏州七都参加一次文学活动。5月8日,我为她们开车效劳,趋车四十公里游紫金庵。我们共有五人:W、J、Z、D和我。常去紫金庵,有时一个人坐在那里喝茶,看看外面山上的果树和茶树。庵里有一口井,井边一棵古老的白果树,白果成熟的时候,庵里人就把白果煨熟了卖给客人。清明前后,他们也在庵里炒茶,客人可以一边看他们炒茶,一边品尝新茶叶。这庵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安静,不是清静,也不是凄清,清静和凄清让人

  • 标签:
  • 简介:我自2008年4月搬到乡下居住,带着我的四只猫。这个所谓的"乡下",在一个镇子的北部边缘,镇乡结合部,屋子的西边有一大片稻田,我就与这片稻田做着邻居,每天都看到它,就像看到老朋友一样。过不多久,稻田没了,变成了高档别墅小区,别墅售罄,建成三年来却无一人入住。屋子的南边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大菜场,菜场里外到处是垃圾,脏兮兮的小孩就在街上拉屎撒尿,下雨天的时候,污水横流。与我一街之隔,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村庄,从窄小弯曲不起眼的小

  • 标签: 乡居生活
  • 简介:花码头镇上,大道观的老邬,不过是个看门人,但是他近来使用的权力越来越大,脾气也大了起来。有时候,他索性一整天关了大门,不让任何人进入道观。善男信女们从门缝外朝里张望,只看见他和大黄狗土根在里面其乐融融。年轻人用砖块去砸门,说:"老邬,国家又没拨款给你们,没有我们供养,你饿死吧,老鬼!"大道观的道士都是信正一教的,家中有房有地,有老婆,除了逢年过节,祭神拜祖,平时就是老邬一个人和他的大黄狗土根日夜看守着道观。老邬孤身一人,大家不太知道他的来历,只知道他爱在院子里种花

  • 标签: 世界之外
  • 简介:  (接上期)  世上发生的事都会有人知道.第二天,厂里就传开了,说老云头为了腊梅她娘,把云扣子的脑袋按到了水池里.……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