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上海市CDC试点实施了成年人急性呼吸感染综合监测,对流感样病例(ILI)和严重急性呼吸感染(SARI)开展主动监测和多种呼吸病原体的检测鉴定。在2019年172例ILI中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亚型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0.81%、14.53%和30.55%,新甲型H1N1型的流行高峰为第一季度。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6.40%,高峰在第三季度。腺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4.65%,高峰在第二季度。人类冠状病毒OC43型2份、HKU1型和NL63型各1份、229E型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7.44%,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9.88%;1 447例SARI病例也以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其中新甲型H1N1型、H3N2和B/V亚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5.46%、1.73%和0.30%,新甲型H1N1型流感流行高峰也为第一季度,检出阳性率为17.50%。肠道病毒/人鼻病毒总检出阳性率为2.97%,高峰在第一季度。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为3.25%,军团菌检出阳性率为1.04%。检出人类冠状病毒229E型5份、OC43型10份、HKU1型7份、NL63型6份;细菌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通过开展主动监测,不仅发现了个别少见的新发传染如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同时也初步掌握了上海市急性呼吸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谱特征及其季节性变化趋势。近年来,通过逐步增加监测哨点医院,不断改进监测方法,尤其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过程中在全市推广了基于医院HIS系统的监测信息上报系统,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市的急性呼吸感染综合监测网络,为开展新发呼吸传染主动监测预警打下了基础。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流感样病例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综合监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呼吸功能锻炼结合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以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7 月期间我院接受的行手术治疗的 96 例肺癌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其中一组 48 例患者行单一护理干预,另一组 48 例患者行呼吸功能锻炼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以及肺功能评分。 结果 在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自护能力、生活质量以及肺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而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呼吸功能锻炼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而且对于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极高的价值,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呼吸功能锻炼 护理干预 肺癌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伴有T315I突变的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接受CD19 CAR-T治疗的伴T315I突变的复发难治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34岁男性,2017年1月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并开始口服伊马替尼,4个月后转化为B-ALL,因检出E355G耐药基因突变调整治疗药物为达沙替尼,同时行诱导化疗,获得完全缓解(CR)后序贯巩固化疗3次。患者CR半年后复发并检出T315I突变,予再诱导化疗未缓解。随后接受CD19 CAR-T治疗(细胞数1.0×109,活性度98%),输注前予FC(氟达拉滨每天30 mg/m2,第1天至第3天;环磷酰胺每天200 mg/m2,第1天至第3天)方案预处理,输注后发生1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对症处理后好转,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CAR-T治疗后半个月评估原发病达CR,CR后1个月成功行脐带血移植。截至末次随访时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已达396 d。结论对于复发难治B-ALL合并T315I突变的患者,CAR-T治疗可能是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手段,安全性较好。

  • 标签: 白血病,B淋巴细胞,急性 T315I突变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