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侵袭纤维是一类临床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呈局部侵袭生长,易复发,很少远处转移。好发于四肢、躯干及肠系膜等,发生于盆腔或泌尿系统周围罕见。本文报告1例盆腔侵袭纤维输尿管狭窄患者,行手术治疗,疗效良好。

  • 标签: 盆腔肿瘤 侵袭性纤维瘤 输尿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输尿管壁面积对嵌顿输尿管结石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至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因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术197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术前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结石侧别、结石部位、结石最大径、结石CT值、C反应蛋白(CRP)、肌酐、肾盂直径、输尿管壁厚度和输尿管壁面积等指标。根据术中结石是否嵌顿将患者分为嵌顿组和非嵌顿组。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嵌顿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预测因素的预测效能,Delong检验分析各独立预测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年龄的M(Q1,Q3)为51(36,56)岁;男137例,女60例;根据输尿管镜下结果分为嵌顿输尿管结石82例,非嵌顿输尿管结石11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结石最大径、结石CT值、肾盂直径、输尿管壁厚度、输尿管壁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结石侧别、结石部位、CRP、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CT值(P<0.01)、输尿管壁厚度(P<0.001)、输尿管壁面积均为嵌顿输尿管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1)。采用ROC曲线比较结石CT值、输尿管壁厚度、输尿管壁面积独立预测因素预测效能,输尿管壁面积AUC最大(AUC=0.901,95%CI:0.859~0.943,P<0.001),其次为输尿管壁厚度(AUC=0.799,95%CI:0.736~0.862,P<0.001)、结石CT值(AUC=0.700,95%CI:0.626~0.775,P<0.001)。经Delong检验,输尿管壁面积与结石CT值(Z= 4.527,P<0.001)和输尿管壁厚度(Z=3.407,P<0.001)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尿管壁面积的最佳预测值为79.6 mm2,该临界值预测输尿管嵌顿结石敏感度为80.1%,特异度为89.5%。结论输尿管壁面积、输尿管壁厚度以及结石CT值均是嵌顿输尿管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且输尿管壁面积的预测价值更高。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壁面积 预测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与分期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经影像学确诊的复杂肾结石患者60例,同期行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手术组(同期组)30例,分期行单通道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组(分期组)30例,比较同期组与分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与残留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60例复杂肾结石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同期组手术时间短于分期组[(161.9±19.2)min vs.(223.0±22.9)min, t=11.353,P=0.000],同期组住院日短于分期组[(8.5±1.5)d vs.(14.5±1.8)d, t=14.152,P=0.000],同期组住院总费用短于分期组(t=11.058,P=0.000)。同期组与分期组术后3个月结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0%(27/30)vs.93.3%(28/30),P=0.500]。同期组与分期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8,P=0.754)。结论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肾结石和分期手术相比没有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等风险,是安全、可行的,值得推广。

  • 标签: 肾结石 肾造口术,经皮 输尿管镜检查 激光,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