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传统观点把人道主义与唯物史观完全对立起来,这是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扭曲。唯物史观内含深刻的人道主义意蕴,表现在人道主义是唯物史观的价值诉求和精神实质,唯物史观的创立实现了科学理性和人道主义的结合,赋予人道主义以科学的理论形态。唯物史观框架内的人道主义是科学的人道主义

  • 标签: 唯物史观 人道主义 科学人道主义
  • 简介:社会认同作为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对群体心理和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对认同和社会认同概念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发现尽管社会认同概念在不同学科背景下有其侧重之处.但依然可以剖析出社会认同概念的本质特征。今后的研究可以立足于社会认同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横向和纵向两种研究维度展开.从而促进社会认同概念的本土化。

  • 标签: 社会认同 本质 研究维度 解析
  • 简介:2002年山西省经济运行比较理想,尤其是财政总收入,在全国增速放慢后,保持了快速增长。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2002年全省的经济结构调整成功实现了“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围绕“1311”规划,一大批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一个个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相继诞生。同时,一、二、三产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日趋合理,分别是9.7%、52.5%和37.8%。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煤炭市场的拉动,自2001年整顿煤炭市场以来,我省地方煤矿由原来的近八千座保留不到四千座,改变了长期供大于求的局面,2001年煤炭平均上涨19.32元人民币,拉动即3个百分点,2002年全省煤炭价格平均上涨30多元/

  • 标签: 山西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新型工业化 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
  • 简介:西方近代历史的经验表明,转型社会对基层自治秩序最为重大的挑战是国家行政权力的扩张。行政权的扩张一方面成为"政治现代性"的重要标志,同时,如何控制行政权,避免与社会自治秩序冲突也是政治科学的关键性议题。人类文明中存在两种政治秩序类型:一种为"单中心秩序",建立一元化管辖权,造成中央与地方精英之间的冲突,使自治的体制瓦解;另一种为"多中心秩序",实现中央与地方管辖权的交叉与制衡,形成自治的制度基础。自治秩序的制度前提一定是"多中心秩序"的政府层级安排。因为,只有这种"重叠管辖权"的政体模式才会在政府之间形成围绕自治体的竞争关系,否则,各级政府的关系始终纠缠不清,社会自治也将成为一种乌托邦的想象。

  • 标签: 自主治理 社会转型 现代国家 重叠管辖权
  • 简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管理内涵的延展,社会管理已不能仅仅由党委、政府唱独角戏,要在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形成社会管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格局意义重大。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在建设进程中必须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社会组织 群众权益 机制建设 维护 社会管理 政府主导
  • 简介:建设海洋经济强省需要法治保障的大课题中,海洋法律人才的作用不可小觑。通过分析广东在海洋人才方面的不足及产生的原因,提出若干对策以完善广东海洋法律人才建设,为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标签: 海洋经济 海洋法
  • 简介: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孕育出璀璨夺目的华夏文化,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文化大国的地位。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生存智慧和人文情怀,是华夏儿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强国梦已经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传承和创新”的辩证思考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这对于我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新风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习近平用典 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