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pressure,P)联合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指导价值。方法采用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常熟医院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至少24 h的患者76例,排除中枢呼吸抑制、原发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当患者具备撤机条件后进行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 test,SBT)1 h,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两组的峰压(peak inspiratory pressure,Ppeak)、驱动压(driving pressure,DP)、RR,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相关指标对撤机失败的预测价值。结果76例患者均纳入最终分析,其中撤机成功组50例,撤机失败组26例。撤机成功组Ppeak×RR,DP×RR均明显小于撤机失败组。Ppeak×RR(cmH2O·次/min):291.8±76.5 vs 519.8±108.8(P<0.01)。DP×RR(cmH2O·次/min):131.6±34.2 vs 227.0±47.5(P<0.01),Ppeak×RR,DP×R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0、0.941;Ppeak×RR最佳临界值为362 cmH2O·次/min时,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88.0%,阳性预测值(PPV)为97.8%,阴性预测值(NPV)为80.6%;DP×RR截断值为170 cmH2O·次/min时,预测撤机成功的敏感度为88.5%,特异度为92.0%,PPV为94.0%,NPV为88.5%。结论压力联合呼吸频率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

  • 标签: 机械通气 撤机 正压呼吸 吸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