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栓塞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单中心观察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行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共计77例。男34例,女43例,年龄中位数59(23~81)岁。根据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复查造影结果,评估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采用改良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栓塞效果,术后即刻行Vaso-CT观察支架打开及贴壁情况。出院后6个月复查DSA,将动脉瘤转归分类为:治愈、稳定和复发。结果77例动脉瘤中共87枚支架均准确定位释放,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改良RaymondⅠ级19例(24.7%),Ⅱ级10例(13.0%),Ⅲa级48例(62.3%)。围手术期并发症共3例,1例支架移位,2例为血栓事件。术后DSA复查47例,其中改良RaymondⅠ级38例(80.9%),Ⅱ级2例(4.3%),Ⅲa级7例(14.9%)。与术后即刻相比38例治愈,7例稳定,2例复发。3例(6.4%)复查出现载瘤血管狭窄,其中2例位于支架头端,1例位于支架内。结论研究初步证实,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较好安全性和闭塞效果以及较低并发症率,但仍需长期随访、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验证。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性 治疗结果 Neuroform Atlas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euroform EZ支架及Solitaire AB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IC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7月—201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行Neuroform EZ支架或Solitaire AB支架植入治疗的症状性ICAS患者142例,其中男95例、女47例,年龄(57.7±9.7)岁。按应用支架不同分成Neuroform EZ组(EZ组) 91例及Solitaire AB组(AB组)51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责任血管残余狭窄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定期随访,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6个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评估支架内再狭窄率。结果EZ组共植入Neuroform EZ支架91枚,AB组共植入Solitaire AB支架51枚,两组手术成功率均100%。EZ组手术时间(2.4±0.4)h,AB组手术时间(2.5±0.5)h;颅内责任血管狭窄率EZ组从83.8%±10.1%降为21.5%±12.0%,AB组从85.6%±6.2%降为19.2%±4.6%。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责任血管残余狭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EZ组发生穿支梗死事件3例、颅内出血1例,AB组发生穿支梗死事件2例,两组均未发生高灌注综合征;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EZ组为4.4%(4/91)、AB组为3.9%(2/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Z组51例患者(51枚支架)获随访,随访时间6~13(8.27±3.18)个月;AB组28例患者(28枚支架)获随访,随访时间6~14(8.61±4.38)个月。术后3个月mRS评分显示两组患者预后均良好:EZ组mRS评分(1.3±0.4)分,AB组mRS评分(1.4±0.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行DSA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率EZ组15.7(8/51),AB组14.3%(4/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uroform EZ支架及Solitaire AB支架是症状性ICAS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硬化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 Neuroform EZ支架 Solitaire AB支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高颅压(IIH)中不同类型的静脉窦狭窄以及应用脑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9年7月连续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99例IIH合并静脉窦狭窄,且药物治疗无效或快速进展并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为2.3个月至11年。结果99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21.2%),女性78例(78.8%), 平均年龄18~62(37±10)岁,BMI 19.2~40.6 (27.0±4.4) kg/m2。术前狭窄两端压力差为1~59(26±8)mmHg(1 mmHg=0.133 kPa),与内生型和混合型患者年龄相比,外压型患者相对较小。术后,50例(50.5%)伴随头痛,28例(28.3%)搏动性耳鸣的患者,症状完全消失,但伴有视力障碍者仅部分患者恢复。2例(2.0%)患者术后病情仍进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支架内再狭窄,其中1例行2次支架置入术,无效,随后接受了脑脊液分流手术,术后症状无进展。结论脑静脉窦支架置入术对大部分药物难治性或快速进展性IIH合并不同类型静脉窦狭窄的患者治疗有效,少部分无效者可能需要进行脑脊液分流手术。

  • 标签: 颅内高压 支架 静脉窦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