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按需成型5级法在椎间孔镜侧方入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3月-2020年3月,采用椎间孔镜侧方入路共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534例(采用椎间孔入路,均为单节段手术),男312例,女222例;年龄26~74岁,平均38.2岁,均为明确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无腰椎不稳或滑脱,有明确手术适应证,均行椎间孔镜侧方入路手术。根据术中椎间孔成型情况和术后复查CT判断成型的范围分为0~4级。术前及术后3个月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 d内复查CT,根据以上级别标准分析成型范围和术中情况成型是否相符,并统计各级成型例数及占比;分析椎间隙高度、椎间盘突出位置、椎间孔大小、关节突距离、椎间盘钙化范围、减压节段、腰椎管狭窄程度等相关因素对椎间孔成型的影响。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个月与术前ODI评分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减弱2例,保守治疗1个月后恢复,硬膜囊损伤3例,未出现不适症状,术后遗留残余症状11例,保守治疗1个月基本缓解。0~1级成型大多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旁中央型)患者,0级成型平均年龄27.5岁,1级成型平均年龄28.3岁,节段为L2~L5;2级成型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37.5岁,节段为L2~S1;3~4级成型患者大多数为腰椎间盘突出(脱垂游离型)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级成型平均年龄40.6岁,4级成型平均年龄57.3岁,节段为L2~S1。0~1级成型:椎间孔大,椎间隙高度好(和邻近正常间隙比较),关节突无明显内聚,单纯平间隙突出间盘并偏一侧,无明显脱垂游离,无明显钙化,单纯极外侧间盘突出3~4区,根据术中情况有变为2级可能。2级成型:椎间孔稍小,椎间隙高度变小(和邻近正常间隙比较),关节突有轻度内聚,以及L5、S1间隙,单纯间盘突出,并偏一侧,减压无需过中线,根据术中情况有变为3级或4级成型可能。3级成型:椎间孔小,椎间隙窄(和邻近正常间隙比较),关节突内聚,局部增生明显,椎间盘钙化,椎体后缘离断,椎管狭窄,椎间盘脱垂游离等,根据术中情况有变4级可能。4级成型:基本和3级成型相同,主要需要背侧减压,并需要过中线,余基本同3级,3级成型后,术中根据需要减压情况镜下逐步变4级成型。结论①椎间孔镜侧方入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以根据椎间隙高度、椎间孔大小、关节突有无内聚、突出间盘的情况及有无钙化、椎管狭窄的程度等因素去因需按级成型,更好的保留关节突关节,更好的体现微创的优势;②L2~L5节段旁中央突出都有可能选择0~1级成型完成手术,L5、S1间隙至少需要2级以上成型,间盘钙化需要2级以上成型,腰椎管狭窄症需要3~4级成型;③低级别成型患者年龄较高级别成型的年龄较轻,表明年龄小的患者退变较轻,骨性结构基本正常,多选择低级别成型就可以很好的完成手术。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经皮内镜椎间孔成型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