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作者: 栗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19年8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68医院
  • 简介:摘要: Graves病 (GD)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最常见病因。约占全部甲亢的 80%~ 85%,普通人群中本病的患病率约 1%,女性高发,男女之比约为 1: 4~ 6,各年龄组均可发病,高发年龄为 20~ 50岁,多数起病缓慢,少数于精神刺激、感染、创伤等应激后急性起病。因此, Graves病的护理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Graves病 护理
  • 作者: 栗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心理医生》2015年10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五医院肾病风湿血液科
  • 简介:摘要: Cushing综合征 (Cushing's syndrome),又称皮质醇增多症 (hypercortisolism),是各种原因所致高皮质醇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多血质外貌、向心性肥胖、紫纹、痤疮、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因此 Cushing综合征的护理临床护理中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Cushing综合征 护理
  • 作者: 栗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航空军医》2016年24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五医院肾病风湿血液科
  • 简介: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渐进性、免疫性、炎症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多具有起病缓慢或隐匿,病情迁延、病程较长,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伴或不伴水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等临床特点。因此,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护理意义。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护理
  • 作者: 栗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16年6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五医院肾病风湿血液科
  • 简介:摘要:血液灌流 (hemoperfusion, HP)是一种吸附性的解毒装置,它将患者的血液引入人体外并经过血液灌流器,通过具有广谱解毒效应的吸附剂,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或外源性毒物,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1964年希腊学者 Yatzidis曾用药用碳做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从而证实了药用炭对肌酐、 尿酸、酚类、吲哚、胍类、水杨酸及巴比妥盐具有较强的吸附力。1966年张明瑞首次用白蛋白火棉胶半透膜包裹药用炭进行 HP,有效防止炭颗粒脱落,且血液相容性较好。 20世纪 70年代后期,吸附材料及包裹材料有了极大的改进及发展。目前国内已生产多种类型血液灌流器,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因此,血液灌流护理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灌流 护理
  • 作者: 栗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航空军医》2017年27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五医院肾病风湿血液科
  • 简介:摘要: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 (或 )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嘌呤代谢的产物尿酸属于弱酸。在正常状态,体内尿酸池为 1200mg,每天产生尿酸约 750mg,排出 800~ 1000mg, 30%从肠道和胆道排泄, 70%经肾脏排泄,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再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的过程。肾脏是尿酸排泄的重要器官,如果肾肌酐清除率减少 5%~ 25%,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 (HUA)。当血 pH 7.40时, 98%的尿酸以尿酸盐的形式溶解在血中。血尿酸的正常范围男性是 180~ 420/ μmol/ L,女性是 l20~ 360μmol/ L。尿酸在酸性条件下 (如在远端肾小管的酸性环境下 )非常容易析出形成结晶,尿酸的结晶对肾小管可造成一系列的损伤。 因此,痛风性肾病的护理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痛风性肾病 护理
  • 作者: 栗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24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五医院肾病风湿血液科
  • 简介:摘要: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是指致病微生物在尿中繁殖并侵犯泌尿系的任何部位,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前列腺。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是肾盂肾炎、局灶性细菌性肾炎、肾脓肿及肾周围脓肿。下尿路感染主要是膀胱炎、尿道炎及前列腺炎。因此,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护理
  • 作者: 栗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中国蒙医药》2016年8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五医院肾病风湿血液科
  • 简介:摘要: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 NS)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 起的具有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每天 >3. 5g)、低蛋白血症 (血 浆白蛋白<30g/ L)、水肿、高脂血症等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种综 合征。因此,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临床护理中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护理
  • 作者: 栗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9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68医院
  • 简介:摘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 )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根据病变部位,可将本症分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引起的甲减;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垂体疾病引起的 TSH分泌减少所致;三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下丘脑疾病引起的 TRH分泌减少有关;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由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发挥作用缺陷引起。根据病变的原因,将本症分为:药物性甲减、 131I治疗后甲减、手术后甲减、特发性甲减等。根据起病年龄,将本症分为:呆小症 (克汀病 )、幼年型甲减和成年型甲减,前两型功能减退分别始于出生前后和性发育前,常伴智力障碍,发育延迟。各种类型均可发生粘液性水肿。本症在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 0.8%~ 1.0%。本文重点介绍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护理

  • 标签: 原发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 护理
  • 作者: 栗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航空军医》2019年10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68医院
  • 简介:摘要: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primary chronic adrenocortical hypofunction)又称 Addison病,是多种原因所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乏力、消瘦、皮肤粘膜色素沉着、低血压等症候群。因此,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护理临床护理中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慢性肾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及生活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慢性肾炎患者共100例,通过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和生活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过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生活干预和心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被推广。

  • 标签: 慢性肾炎 心理干预 生活干预
  • 作者: 栗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年34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五医院干部病房
  • 简介:摘要:抑郁症一种是以持久的情感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为典型症状的心理障碍。老年抑郁症是出现于老年人群的抑郁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功能性心理障碍,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常以各种躯体不适、情绪低落、焦虑和行为迟滞为主要表现,且无相应的躯体疾病和脑器质性病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高发年龄为 50~ 60岁, 80岁以后少见,一般病程较长,是老年人自杀 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此,老年抑郁症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有效的治疗结合护理干预,100例患者中,显效65例,有效3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61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32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3%。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消除或减轻患者水肿症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避免或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护理措施
  • 作者: 栗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2-03
  • 出处:《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年30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〇五医院干部病房
  • 简介:摘要: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质及量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发生某些临床症状,也包括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障碍,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由于老人大脑皮质功能的减退,新陈代谢的减慢,体力活动的减少,因此,老人的睡眠时间比青壮年少,一般每天约 6小时。人一生中,睡眠约占据 1/ 3的时间,睡眠与机体各种 因素密切相关,例如疾病、情绪改变、环境变化、夜尿增多等。而且,睡眠水平的下降可直接影响机体的活动状况,导致机体对发生疾病的阈值降低、损害机体的记忆力、加速机体迈向衰老。睡眠障碍在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国外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 人群中,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在30%~ 40% [1]。因此,老年人的睡眠障碍护理至关重要。

  • 标签: 老年 睡眠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危重症护理中的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17 年 7月到 19 年 4月 来我院接收治疗的 100 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管理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比较两组管理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对照组管理 有效率为 60.00%;观察组 管理 有效率为90.00%,数 据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 对照组 非常满意 12 例、满意 22 例、不满意 16 例,总 满意率为68 .00%;观察组 非常满意 21 例、满意 25 例、不满意 4 例,总 满意率为92 .00%,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到急危重症患者中可提高护理安全水平。

  • 标签: 急危重症护理 风险控制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