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龄冠心病主干病变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经验。方法2005年至2014年,101例冠心病主干病变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男82例,女19例,平均(81.4±1.7)岁,主干狭窄(≥70%)76例,<70%者25例,平均左心室舒张末径(48.2±8.3)cm,心脏射血分数>50%89例,30~50% 12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4例,合并室壁瘤1例,纽约心功能分级I~Ⅱ级56例,Ⅲ~Ⅳ级45例。加拿大心绞痛分级(CCS)I~Ⅲ级99例,Ⅳ级2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3例,术前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6例。结果10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3.9±0.8)h,平均桥血管使用(3.0±1.0)根,ICU监护(50.2±46.0)h,呼吸机辅助呼吸(42.9±68.5)h,二次开胸止血6例(5.9%),二次气管插管5例(4.9%),术后持续透析4例(4.0%),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术中3例(2.9%),术后11例(10.9%),围术期心肌梗死2例(2.0%),术后院内死亡8例(7.9%)。中位随访时间6(1~11)年,全因死亡17例(16.8%)。结论尽管高龄、主干狭窄病变这两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独立高风险因素同时存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及围手术期的相关处理仍然是目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G)的短期和长期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05年6月至2014年7月31例80岁以上合并心功能不全接受单纯OPCABG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院内和出院后3~12年的随访资料。结果患者80~88岁,平均(82.0±2.1)岁,男25例(80.6%),术前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2.0±6.5)%,其中LVEF<35%有15例(48.4%)。平均手术时间4 h,院内死亡3例(9.7%),其中1例急性呼吸衰竭,另2例死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3.2%),急性脑梗塞2例(6.5%),再次气管插管3例(9.7%),二次开胸止血1例(3.2%),术后持续肾替代治疗3例(9.7%),围术期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8例(25.8%)。术前使用IABP2例,术中2例,术后4例。术后随访3~12年,中位时间8年。术后随访28例,随访率100%,全因死亡10例(35.7%),心源性死亡5例(17.9%),肺癌死亡2例(7.1%),全身感染性脓毒血症死亡2例(7.1%),1例不明原因猝死。再次入院2例(7.1%)。再发心绞痛2例(7.1%)。再发心肌梗死1例(3.6%),无再次接受血运重建治疗。术后1年所有存活患者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检查,桥血管通畅率达100%。结论80岁及以上合并心功能不全接受单纯OPCABG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短期和长期临床结果尚可接受,但死亡率和并发症风险较高,需术前全面评估。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不完全血运重建对围手术期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8年6月至2016年7月242例80岁以上接受单纯OPCABG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院内围手术期资料,根据其是否进行完全血运重建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n=181)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组(n=61),分析高龄患者接受OPCABG不完全血运重建后的围手术期临床结局。结果242例接受OPCABG的80岁以上患者中,男198例(81.8%)。与完全血运重建组比较,不完全血运重建组年龄较大[(83.2±1.5)岁比(81.5±1.1)岁,P=0.03],颈动脉狭窄比例较高(44.3%比25.4%,P=0.01),冠状动脉病变中累及对角支(49.2%比17.1%,P=0.01)和回旋支(83.6%比70.2%,P=0.03)的比例较高,手术时间较短[(4.1±1.7)h比(4.7±1.2)h,P=0.03],术前住院时间较长[(7.1±2.3)d比(5.2±2.0)d,P=0.01],总住院天数较长[(16.3±6.8)d比(12.5±4.2)d,P=0.01],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和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于完全血运重建的OPCABG,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接受OPCABG不完全血运重建后并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减少,但术前和总住院时间较长。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老年人,80以上 不完全血运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行三尖瓣置换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1月至2018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行三尖瓣置换术治疗的273例连续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合并心功能不全。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41.9±13.2)岁(范围:19~66岁)。术前射血分数(42.9±6.4)%(范围:21%~49%),3例射血分数<35%。查尔森合并症指数0分5例,1分6例,2分7例,3分1例,4分5例。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Ⅰ评分为(3.6±2.1)分(范围:1~9分),EuroSCORE Ⅱ死亡概率为(4.91±2.40)%(范围:1.58%~11.60%)、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为(1.8±1.2)分(范围:0.2~7.1分),简化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为(5.6±2.5)分(范围:1.5~13.4分)。所有患者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原位或房位缝合技术行三尖瓣置换。术后进行门诊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结果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需持续行肾脏替代治疗1例,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6例。院内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于右心功能不全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9年(中位随访时间8年)。随访期间死亡4例,包括心源性死亡2例,因抗凝并发症死亡和肺癌死亡各1例。1、5和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6.2%、71.4%和64.9%。结论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行三尖瓣置换术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结果尚可,发生死亡和并发症风险较高,术前需全面评估其他器官功能情况。

  • 标签: 三尖瓣 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心功能不全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