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iR-21脓毒症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瞬时受体电位M2(TRPM2)表达的关系。方法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48只,雌雄各半,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H组)、脓毒症组(S组)、miR-21抑制剂组(MI组)和miR-21抑制剂+TRPM2阻断剂Gd3+组(MIG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于CLP前12 h,MI组和MIG组分别尾静脉注射miR-21抑制剂和miR-21抑制剂+TRPM2阻断剂组Gd3+。于CLP后24 h时取颈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计算氧合指数;随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光镜下行肺损伤评分,确定湿重/干重(W/D)比值,采用qRT-PCR法检测miR-21和TRPM2的mRNA表达,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MDA和SOD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和TNF-α的浓度。结果与SH组比较,其余3组氧合指数和肺组织SOD活性降低,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MDA含量、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升高,S组肺组织miR-21 mRNA表达上调,TRPM2 mRNA表达下调(P<0.05);与S组比较,MI组氧合指数、肺组织SOD活性和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升高,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MDA含量降低,MI组和MIG组肺组织miR-21 mRNA表达下调,TRPM2 mRNA表达上调(P<0.05);与MI组比较,MIG组氧合指数和肺组织SOD活性降低,肺组织W/D比值、肺损伤评分、MDA含量和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升高,肺组织TRPM2 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miR-21表达上调,TRPM2表达下调参与了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过程。

  • 标签: 微RNAs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是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代表,具有跨时代的历史意义,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进入了常态化、普及化,并随着应用的成熟将信息技术扩大至各个行业以及领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辅助。而在我国教育事业当中也充分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对于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作用,现代教学新改革规划当中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制定了全新的规划和策略,并随着深入实施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光是要覆盖各个教学层级,更要辅助于每个教学学科,因此本文就针对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重点分析研究。

  • 标签: 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作用以及应用策略
  • 简介:摘要:无损检测技术是当前锅炉压力容器检测过程中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其不仅能够确保锅炉质量,而且能够检测压力容器的性能,并检查压力窗口的材料的相关构件,确保锅炉使用的安全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锅炉各行业中有着广泛应用。锅炉作为高压高温设备,其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为了确保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需要做好无损检测工作的落实。文中从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应用无损检测技术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无损检测关键技术。

  • 标签:   锅炉 压力容器 检验 无损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房产测绘数据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工作难度,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作为管理人员,借助于 GIS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满足房产测绘与数据管理的要求。本文对 GIS技术以及房产测绘数据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房产测绘数据管理中 GIS技术的应用以及房产测绘管理的策略。

  • 标签: GIS技术 房产测绘 数据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制作一款动脉留置针装置应用于重症医学科(ICU)患者中,探讨研制的动脉留置针装置ICU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8月住院治疗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40例患者,采取自身对照法,将患者左手或右手使用传统静脉留置针为对照组,右手或左手使用自制动脉留置针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操作人数、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血液污染、平均动脉压。结果观察组操作人数只需1人,低于对照组2人。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和血液污染率分别为67.5%(27/40)、0,优于对照组的30.0%(12/40)、77.5%(31/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11.257、50.612,P<0.01)。观察组操作时间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50.53 ± 14.12)s、(65.38 ± 18.03)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分别为(76.21 ± 8.28)s、(68.24 ± 17.07)mmHg,2组比较操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63,P<0.01),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动脉留置针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缩短了操作时间,并节省人力成本同时避免了血液浪费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危重症 有创血压监测 自制动脉留置针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吞咽障碍康复路径式护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吞咽障碍康复路径式护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干预2周、干预4周后的吞咽功能情况、血清白蛋白、皮下脂肪、体质量、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和营养缺乏发生率。结果干预2周和4周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正常患者分别为15例和30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7例和21例(χ2值为4.013、4.381,均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吞咽功能异常患者2例少于对照组的9例(χ2值为5.165,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体质量分别为(39.46 ± 2.84) g/L、(19.28 ± 2.20) mm、(64.56 ± 3.72) k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71 ± 2.59) g/L、(17.06 ± 2.35) mm、(62.48 ± 4.29) kg(t值为12.752、4.362、2.317,均P<0.05);且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和营养缺乏发生率分别为12.50%(5/40)和2.50%(1/4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13/40)和32.50%(13/40)(χ2值为4.588、12.468,均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吞咽障碍康复路径式护理,能明显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其营养状况,并降低吸入性肺炎和营养缺乏的发生率。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路径式护理 吞咽功能 营养状况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实施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阐述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原则,探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以转变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提高工程经济管理水平,坚持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从而在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实现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

  • 标签: 全过程 工程造价 管理 工程经济 有效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使用间接测热法(indirect calorimetry,IC)获得的24 h能量消耗值多发伤机械通气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ICU住院治疗的140例多发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和临床诊断等一般资料;使用IC法测量患者的24 h能量消耗,使用24 h能量消耗与患者实际体质量的比值计算出每千克体质量24 h能量消耗;对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进行统计分析,以预后28 d是否死亡、是否发生院内感染为结局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24 h能量消耗和每千克体质量24 h能量消耗的预测价值。结果机械通气时间与多发伤患者24 h能量消耗、每千克体质量24 h能量消耗成正相关(r=0.470,r=0.247,均P<0.01);ICU住院日与多发伤患者24 h能量消耗成正相关(r=0.276,P<0.05)。IC法测得的24 h能量消耗、每千克体质量24 h能量消耗对28 d病死率和院内感染发生率预后评价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7、0.663、0.832、0.646,以每千克体质量24 h能量消耗大于30.4 kcal/(kg·d)(1 kcal=4.184 kJ)作为判断28 d病死率的最佳截断值,其敏感度为66.5%,特异度为77.0%,以24 h能量消耗大于2 083 kcal/d作为判断是否易发院内感染的最佳截断值,其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80.7%。结论多发伤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与能量消耗密切相关;每千克体质量24 h能量消耗和24 h能量消耗对多发伤患者预后一定的预测作用,24 h能量消耗大于2 083 kcal/d的多发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可能升高。

  • 标签: 多发伤 机械通气 能量消耗 IC法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供电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核算、抄表和收费,是供电企业营销中开展业务活动的第二个最重要的环节。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智能化的抄表管理系统也不断的进步与完善过程中,这样能有效地将抄表与智能化融合在一起,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计算机智能化电力秒表核算业务的应用,并具体叙述其作用。

  • 标签: 智能化技术 电力企业 抄表核算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标准化护理股骨颈干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手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7年 10月~ 2019年 10月 20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股骨颈干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骨折内固定手术,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10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及术后患肢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患肢髋关节功能康复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手术后患肢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股骨颈干加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骨折术后患者标准化护理的实施, 可以有效地缓解股骨转子骨折患者术后疼痛, 缩短下地时间, 减少了患者患肢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升护理质量, 提高患者关节康复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标准化护理 股骨骨折 锁定钢板内固定 术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