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徽省7 646例送检女性标本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类型及其HPV感染亚型,为我省开展宫颈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流式荧光杂交分型等方法对宫颈刷出物进行宫颈上皮细胞病变及HPV感染亚型检验。结果细胞学检测总阳性检出率为20.25%;≥60岁组细胞学检测阳性检出率最高(28.41%),其次为10~19岁年龄组(26.32%);≥60岁年龄组(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atypical squamous cells: 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阳性检出率均是最高;10~19岁年龄组(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在ASC-H、HSIL患者中,40~49岁年龄段患者的构成比均是最高的;不同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的单一感染率均高于多重感染率;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从ASCUS、LSIL、ASC-H到HSIL,HPV高危单一感染率呈递增趋势;(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 or malignancy,NILM)中HPV感染常见型别为52型、16型、58型、53型、6型,ASCUS常见型别为52型、16型、53型、58型、51型,ASC-H常见型别为18型、58型、16型,LSIL常见型别为16/52型、56型、58型、53型、66型,HSIL常见型别为16型、58型、33型、52型、59型。结论安徽省女性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的HPV感染均以高危单一型别感染为主;对≥60岁年龄段女性应加以重视,要定期进行HPV检测和宫颈癌筛查;不同宫颈上皮细胞病变的HPV感染亚型有所不同,常见的感染亚型有HPV52、16、58、53、33,其中HPV16、58、33型是不同上皮细胞病变都检出的感染亚型

  • 标签: 安徽省 宫颈上皮细胞病变 细胞学 人乳头瘤病毒 型别
  • 简介:摘要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多见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孕妇,发生率低但母儿病死率高。妊娠合并IE伴赘生物妇女,在妊娠期及产褥期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赘生物易脱落而发生体循环或肺循环栓塞,孕妇可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各器官脓肿等,胎儿可随时出现宫内窘迫、死胎。本文报道1例孕26周确诊妊娠合并亚急性IE伴赘生物的孕妇,经过密切监测与护理,万古霉素抗菌治疗后,怀疑发生IE栓塞事件,孕31周剖宫产术分娩,数日后完成心脏瓣膜手术,母儿结局良好。本例强调了计划妊娠和对已孕的先天性心脏病妇女的妊娠期管理,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IE早期诊断和密切监测的重要性,足量足疗程万古霉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母儿结局且未发现明显胎儿毒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复发性真菌性外阴阴道炎(RMC)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诊治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真菌性外阴阴道炎患者,其中复发性真菌性外阴阴道炎60例作为观察组,单纯性真菌性外阴阴道炎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总结临床诊治策略。结果观察组患者支原体培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真菌检测法,支原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复发性真菌性外阴阴道炎诊治时,需要做药敏和真菌培养,并检测支原体感染情况,有利于提高诊断和治疗RMC的准确性,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复发性真菌性外阴阴道炎 支原体感染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