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自体牙移植术应用六手操作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70例接受自体牙移植术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入组,以电脑随机分组法划分两个组,对照组以常规四手操作技术进行护理;观察组以六手操作技术进行护理,对比移植恢复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服务舒适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移植修复优良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自体牙移植术 六手操作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牙移植术后应用5A护理模式在术后健康教育执行的维度评分,移植成功率与复诊率方面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自体牙移植术治疗患者共计80例,以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划分两组,各有病例40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实施5A护理命名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度与术后健康教育执行维度评分进行评估,统计两组移植成功率与按时复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度、术后健康教育执行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自体牙移植术 5A护理模式 健康教育执行 复诊 移植成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的效果。方法 从在我院确诊并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 选择 200 例纳入研究,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并对病情分析后,制定出两种治疗方案,将其实施的方式、费用及 各自利弊 等都告知患者 和(或)家属 ,最后根据患者 和(或)家属的意愿 确定 最终 治疗方案。其中,有 100 例患者选择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为 对照组 ,剩余的 100 例患者选择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为 研究组 ,对比疗效。结果 研究组 患者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 Garcia )、运动功能( FMA )评分均明显优于 对照组 ( p<0.05 ),并且治疗中 研究组 发生并发生的几率较低,而 对照组 在这一指标上明显高于 研究组 ( p<0.05 )。结论 重型颅脑创伤的治疗需要尽量减少手术 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尽可能保留和恢复神经功能 ,改良外伤大骨瓣减压正是对这一因素进行了充分考虑,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减少并发症的诱发因素,并有利于患者的术后 康复 。

  • 标签: 大骨瓣减压术 改良 重型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Acute ma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 , AMCI )的治疗中应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加内减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研究资料的选择设立合理的条件,包括入院时间、排除条件等,经过认真筛选,共有 100 例患者符合条件,从 1-100 对其进行编号,然后将编号为奇数的患者设立为对照组,实施标准去大骨瓣减压( Standard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 SDC )治疗,编号为偶数的患者设立为结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内减压治疗,分析效果。结果 对术前二组患者的脑梗死面积、昏迷指数( GCS )进行观察和评价,均无明显差异( p>0.05 ),而经过 7d 治疗后,结合组这两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同时,结合组的死亡率和随访半年的患者预后情况( GOS 评分)也明显比对照组更理想( p<0.05 )。此外,在并发症方面,结合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SDC 加内减压可以迅速的对患者颅脑内外进行充分减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并显著减少脑梗死的面积,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改善预后情况。

  • 标签: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大骨瓣减压术 内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评价左心耳封堵器(LEFTEAR)用于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禁忌或抗凝治疗后仍有脑卒中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左心耳封堵(LAA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全国9家医院共计200例拟行LAAC的房颤患者。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顺利完成200例入组。患者年龄(68±8.7)岁,年龄范围38~89岁,男112例(56%),CHA2DS2-VASc评分(3.5±1.44)分,HAS-BLED评分(2.5±1.18)分。入组患者均植入新型盘式封堵器LEFTEAR。左心耳成功封堵标准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评价封堵周边无或少量残余分流(PDL≤3 mm)。以术后12个月内的复合终点事件(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系统性栓塞、心脏性/不明原因死亡)为主要有效性指标,以术后12个月内的严重不良事件(SAE)为安全性指标。结果196例患者植入封堵器,余4例未予植入(1例发现左心耳开口>35 mm,1例尝试封堵失败后放弃,2例完成房颤消融后尝试行LAAC出现心脏压塞)。其中房颤一站式手术(消融联合LAAC)133例。截至2019年12月31日,平均随访6(4,11)个月。围期和随访期均无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SAE均发生在一站式手术患者中,心脏压塞7例,封堵器脱落或明显移位3例。其中9例发生在围期,心脏压塞6例,仅2例需要行急诊外科手术;封堵器脱落或明显移位3例。即刻成功率达到100%,其中178例未见残余分流。累计完成153例随访(79.7%,153/192)已经完成至少1次TEE检查患者中,左心耳成功封堵率为98.7%(151/153),未见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结论应用新型盘式封堵器(LEFTEAR)行左心耳封堵,总体较有效和安全。房颤消融联合左心耳封堵的一站式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耳封堵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