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患沟通在整体护理中越来越重要,如何解决好传染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问题。本文结合工作经验,主要从交流对象、护士的素质和交流途径三个方面探讨与传染患者交流与沟通技巧。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感染是指机体在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发生在鼻子或喉咙的一种急性炎症,该病的症状在两个季节内发展,冬春季节会在空气和唾液中传播,疾病在临床上会表现为咳嗽、咽喉痛、头晕和发热等不良症状,自出现这种情况后,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尽快缓解疾病,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021 1月至2021 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呼吸感染患者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的效果,并阐述了该病的预防措施。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经验 预防措施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北京地区急性呼吸感染住院患儿中不同型别腺病毒感染临床特征,明确腺病毒分型的临床必要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纳入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因急性呼吸感染住院的9 022例次患儿呼吸标本,经直接免疫荧光(DFA)和(或)核酸检测确定为腺病毒阳性者进行五邻体、六邻体及纤维蛋白基因扩增并测序,构建系统进化树区分腺病毒型别。收集并分析腺病毒主要型别感染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等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U检验、χ²检验进行型别间临床特征差异的统计学分析。结果9 022例次急性呼吸感染住院患儿中腺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34%(392例次),成功分型205例,其中男131例、女74例,年龄22.6(6.7,52.5)月龄,3型腺病毒阳性102例(49.76%),7型86例(41.95%),1、2、4、6、14、21型共17例。7型与3型腺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特征比较,在出现喘息[10例(11.63%)比25例(24.51%)]、白细胞计数>15×109/L[4例(4.65%)比14例(13.73%)]、白细胞计数<5×109/L[26例(30.23%)比11例(10.78%)]、降钙素原水平>0.5 mg/L[43例(50.00%)比29例(28.43%)]、多肺叶浸润[45例(52.33%)比38例(37.25%)]、胸腔积液[23例(26.74%)比10例(9.80%)]、危重症腺病毒肺炎[7例(8.14%)比2例(1.96%)]比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5.11、4.44、11.16、9.19、4.30、9.25、3.91,P=0.024、0.035、0.001、0.002、0.038、0.002、0.048);住院时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11(8,15)比7(5,13)d,Z=3.73,P<0.001]。结论北京地区急性呼吸感染住院患儿中腺病毒感染以3、7型为主要型别。与3型感染比较,7型感染炎症反应更明显,肺部症状更重,住院时间更长,区分腺病毒型别具有临床必要性。

  • 标签: 儿童 呼吸道感染 人腺病毒 基因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北京地区儿童中急性呼吸感染(ARI)的病原谱。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自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入组3类患儿:有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相关流行病学史的ARI组(疑似病例组),无2019-nCoV相关流行病学史的ARI组(单纯ARI组),既无流行病学史也无呼吸感染、但因其他疾病需住院治疗的排查组(非ARI组),每组预计纳入至少30例。疑似病例组同时采集咽拭子和鼻咽拭子标本,单纯ARI组及非ARI组仅采集鼻咽拭子标本;所有标本同步应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试剂盒进行2019-nCOV核酸检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ARI多病原核酸检测。单纯ARI组与2019、2018年同期的ARI患儿多病原核酸检测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至2020年2月20日总计入组244例患儿,男139例、女105例,年龄(5±4)岁,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疑似病例组(69.4%,25/36)与单纯ARI组(55.3%,73/132)均有较高的病原检出,以肺炎支原体阳性检出率为最高[19.4%(7/36)、17.4%(23/132)];其次是人偏肺病毒[16.7%(6/36)、9.8%(13/132)];非ARI组病原检出率较低(11.8%,9/76)。2019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83.7%(77/92),以呼吸合胞病毒A(29.3%,27/92)为最高,然后依次为流感病毒H1N1(19.6%,18/92)及腺病毒(14.1%,13/92),与2020年单纯ARI组的3种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32,5.3%;0;5/132,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7.346、28.083、7.848,P均<0.01);2018年同期ARI患儿病原阳性检出率为61.0%(50/82),以人博卡病毒(13.4%,11/82)及腺病毒(11.0%,9/82)多见,与2020年单纯ARI组人博卡病毒阳性检出率(5/132,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76,P=0.009)。结论在非高风险地区,即使在有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前提下,非家庭聚集性发病或非密切接触的儿童感染2019-nCoV的可能性仍很小;与既往同期患儿ARI的病原以病毒为主不同,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肺炎支原体占了病原谱的首要位置。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病原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处于麻醉复苏期的患者86例,按照双盲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在常规护理的技术上再予以患者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呼吸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全麻 麻醉复苏期 呼吸道并发症 针对性护理
  • 作者: 田鹤 成怡冰 朱庆雄 李双杰 陈敏霞 佟健宁 单庆文 王芳 曾玫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上海 201102,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郑州 450018,江西省儿童医院感染科,南昌 330046,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科,长沙 410007,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科,广州 510623,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儿童消化感染科,青岛 266520,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南宁 530021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6年至2018年我国下呼吸感染患儿的肺泡灌洗液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采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10家三级医院收治的年龄<18岁的下呼吸感染患儿的肺泡灌洗液标本,培养分离获得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最低抑菌浓度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菌株来源科室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共收集肺泡灌洗液阳性分离菌株1 2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06株(47.7%),革兰阳性菌628株(49.4%),真菌37株(2.9%)。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466株,36.7%)、鲍曼不动杆菌(214株,16.8%)、金黄色葡萄球菌(162株,12.7%)、肺炎克雷伯菌(105株,8.3%)、流感嗜血杆菌(94株,7.4%)、铜绿假单胞菌(79株,6.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67株,5.3%)和大肠埃希菌(47株,3.7%)。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来源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80.1%,428/534),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最常见(37.3%,199/534);非ICU来源菌株以革兰阳性菌为主(70.8%,522/737)。ICU和非ICU来源菌株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为45.1%(23/51)和43.2%(48/111),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10.9%(6/55)和18.5%(76/411),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7.3%(43/75)和33.3%(10/30)。ICU来源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于非ICU来源菌株[49.1%(27/55)比25.0%(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P=0.046)。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17.0%(8/47),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为76.6%(164/214)。78株流感嗜血杆菌分离自非ICU患儿标本,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57.4%(54/94);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均分离自ICU患儿标本,其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3.4%(9/67)、3.0%(2/67)、0(0/67)和9.0%(6/67)。结论肺炎链球菌依然是我国儿童下呼吸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是ICU下呼吸感染患儿主要的致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均较高,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高。临床经验治疗中应结合临床背景选择合适的初始抗菌药物。

  • 标签: 细菌 抗药性 下呼吸道感染 肺泡灌洗液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分为两组患者,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呼吸机治疗,对比两组抢救数据。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抢救成功率更高,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结论:对于急诊早期间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呼吸机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缩短的救治进程,有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呼吸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到2022年11月收治的73例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舒适度、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中,通过采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有利于强化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急性左心衰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龄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63例高龄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两组均需要接受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各项身体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龄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身体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还需要配合有效护理干预工作,为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心衰 急性失代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择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AECOPD呼吸衰竭患者共计110例,依照奇偶数的次序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方法,实验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方法,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实验组92.73%,对照组74.55%,P<0.05;不良反应:实验组10.91%,对照组32.73%,P<0.05。结论 对AECOPD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采纳。

  • 标签: 呼吸衰竭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动脉血气指标,可促进肺功能改善,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阻肺 呼吸衰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6月武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用HFNC治疗,对照组用NPPV治疗。比较2组血气分析指标、生命体征、治疗效果和安全用性。结果2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2组PaO2、pH值和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aO2(56.85±5.51) mmHg(1 mmHg=0.133 kPa)比(64.11±7.52) mmHg、pH值(7.25±0.21)比(7.37±0.16)、PaCO2(68.11±5.26) mmHg比(55.55±5.29) mmHg;对照组PaO2(57.21±5.32) mmHg比(66.25±7.11) mmHg、pH值(7.26±0.25)比(7.36±0.14)、PaCO2(67.98±5.42) mmHg比(54.59±5.69) mmHg;2组治疗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后组间呼吸频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8.06±1.12) d长于对照组(6.51±1.02) d,观察组呼吸支持时间(8.69±1.20) d长于对照组(7.15±1.11)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6.52%(3/46)低于对照组39.13%(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NPPV对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相似,相比于HFNC治疗,NPPV可缩短呼吸困难缓解及呼吸支持时间,但HFNC治疗可提升治疗安全性,降低并发症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功能不全 经鼻高流量氧疗 无创正压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总结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将 2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呼吸衰竭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接收的呼吸衰竭患者 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率、 PaO2、 PaCO2生理指标水平与研究组患者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 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呼吸衰竭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整体效果较好,患者各指标恢复较好且护理满意度高,有一定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呼吸衰竭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