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屈螺酮炔片Ⅱ与地屈孕酮片在子宫内膜息肉(EMP)患者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太原市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收治的180例EM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90例,分别于TCRP术后应用屈螺酮炔片Ⅱ与地屈孕酮片进行预防性治疗。比较两组EMP患者TCRP术后复发情况、月经改善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月经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月经情况均改善,且A组月经正常率大于B组,月经过多率、过少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逐渐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2%,2/90)低于B组(10.00%,9/90),P<0.05。结论EMP患者TCRP术后应用屈螺酮炔片Ⅱ预防术后复发的效果优于地屈孕酮片,能更好的改善月经、抑制内膜增生,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复发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 地屈孕酮片
  • 简介:摘要为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概率,对其进行缩宫素和米索前列的联合治疗,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2012年3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60例有产后出血倾向的足月妊娠且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根据随机数字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生产中对照组在第三产程胎儿前肩娩出时静注缩宫素10~20U,治疗组在静注缩宫素的同时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500μg口服或200μg直肠肛塞放置,观察并记录两组的第三产程进行的时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出血量。结果治疗组的第三产程时间为(5.87±1.98)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6±3.42)min,治疗组的产后出血率(13.3%)低于对照组的(43.3%)及24h的平均出血量治疗组(208.76±44.34)ml少于对照组的(352.88±68.5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仅使用缩宫素而言,联合运用米索前列更有利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非常值得临床上大力使用。

  • 标签: 缩宫素 米索前列醇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碘海不同注射速率致CTA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异,旨在探讨减少碘海应用时产生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方法统计2012年3月至2017年10月间我院5168例使用碘海作为对比剂行血管CT造影病例,其中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者216例,分析使用2.5ml/s和4.5ml/s速率注射碘海造成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5168例病例中,使用4.5ml/s速率注射碘海病例3325例,其中引起不良反应161例(发生率4.8%,占比74.5%),以2.5ml/s速率注射碘海病例1843例,其中引起不良反应55例(发生率2.9%,占比25.5%),2.5ml/s速率注射碘海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4.5ml/s速率注射碘海病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93,P=0.0014)。对比两种注射速率下不良反应的程度,2.5ml/s速率注射碘海病例发生中到重度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4.5ml/s速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患者均予以相应处理得到缓解,无死亡病例。结论快速注射碘海可导致CTA患者不良反应增多,但慢速注射碘海也不可完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无论注射速率的快慢,须在CTA检查前后对患者实施必要的预防和急救准备,从而防止不良反应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 标签: 碘海醇 CTA 注射速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米索前列用于初产妇无痛人工流产术在镇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麻醉药用量、减少术中出血方面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1724例7-10周早孕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初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推注泊酚1mg/kg,1-2min推注完毕,米索前列组(实验组)同以上方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前2-3h给予口服米索前列400ug。将两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镇痛、宫颈充分软化、手术时间、麻醉药用量、术中出血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索前列用于初产妇无痛人工流产术可大大降低手术操作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无痛人工流产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纳布啡复合泊酚麻醉用于胃镜食道扩张术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食道狭窄需全麻下行胃镜食道扩张术患儿150例,年龄6个月~2岁,体重6~1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50):纳布啡0.1 mg/kg+泊酚组(N1P组)、纳布啡0.2 mg/kg+泊酚组(N2P组)和芬太尼1 μg/kg+泊酚组(FP组)。N1P组和N2P组分别静脉注射纳布啡0.1和0.2 mg/kg,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3组2 min后静脉注射泊酚1.5~2.0 mg/kg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术中出现体动反应时追加泊酚1.0 mg/kg。记录术中泊酚用量、体动和呼吸抑制发生情况、术后恶心呕吐、喉痉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苏醒时间、FLACC疼痛评分以及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与N1P组相比,N2P组泊酚用量、体动分级比例和FLACC疼痛评分降低,苏醒时间缩短(P<0.05),F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医师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布啡0.2 mg/kg复合泊酚用于胃镜食道扩张术患儿可提供较满意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纳布啡 二异丙酚 儿童 胃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依托咪酯复合泊酚的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老年人400例,按照入院序号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200例(奇数序号,依托咪酯乳剂复合泊酚和舒芬太尼)和对照组200例(偶数序号,舒芬太尼复合泊酚),对两组受检者麻醉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记录,以对麻醉效果进行评估,并对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T1时刻、T2时刻心率[(65.84±6.91)次/min、(65.29±5.42)次/min],收缩压[(129.76±8.33)mmHg(1 mmHg=0.133 kPa)、(126.27±6.12)mmHg],脉搏氧饱和度[(96.39±2.04)%、(96.99±1.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8.75±7.25)次/min、(56.85±6.79)次/min,(109.25±9.15)mmHg、(99.04±8.26)mmHg,(93.11±1.76)%、(92.28±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11、13.739、23.441、37.460、17.216、31.358,均P=0.000);观察组患者注射痛的发生率(3.5%,7/200)明显低于对照组(37.5%,75/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830,P=0.000)。结论在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依托咪酯复合泊酚方案实施麻醉,可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维持机体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有利于减轻患者不适感,提高其检查耐受性,对于保证胃镜检查操作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胃镜检查 依托咪酯 二异丙酚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于绝经后取环困难的女性采取米非司酮、米索前列联合雌激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到2020年5月入院取环困难的绝经女性16例,将其分成两组,每组8例,对照组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进行阴道填塞后手术取环,观察组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阴道填塞后再使用雌激素涂抹阴道,后手术取环,对比两组患者的宫颈松弛效果、手术资料以及取环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06-2023.06,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经随机法将入组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46例。对照组治疗用沙丁胺溶液雾化吸入方式,观察组联合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比较不同方式干预效果。结果:①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7.83%,对照组为84.7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值=4.929,P<0.05)。②肺功能水平,FEV1、FVC水平,治疗后指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值=5.673/3.671,P<0.05)。结论: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中,选择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方式可提升治疗效果,利于改善患儿肺功能,可行。

  • 标签: 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