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阶段寄宿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以及对某高中寄宿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观察和访谈,本研究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意义且实用有效的参考资料和借鉴案例分析材料,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

  • 标签: 高中  寄宿学生  劳动教育
  • 简介:摘要:现阶段,EPC承包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管理方法,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该模式综合了工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实现了一体化集成式的控制目标,EPC承包管理模式注重合同的综合性管理,减少了分包环节,有助于降低项目成本和提高质量控制水平。本文将探讨EPC承包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以期为工程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参考。

  • 标签: EPC承包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复合性囊肿的价值。方法:选入在我院于2019年7月—2021年7月内完成超声检查,同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240例乳腺复合性囊肿患者,共240个结节,分析超声声像特征,计算良性和恶性占比及关系性。结果:240个结节中162个良性结节,其中形态、方位的研究中良性和恶性超声鉴别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 良性 恶性 乳腺复合性囊肿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食管异物穿出至颈部软组织和器官者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骨刺异物穿出食管至颈部并形成包裹性脓肿病例的诊治经过,该例由超声检出并联合CT精准定位,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 标签: 食管 异物 颈部 脓肿
  • 简介:摘要:变电站主变油温测量主要通过4-20mA变送器输入测控装置实现。现场常出现主变油温表读数与后台显示的油温相差较大的问题,需要继保人员使用高精度电流钳表测量,复杂计算对应主变温度。另外,继保班组无仪器可高精度输出4-20mA,用于测控装置温度校验。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研制一体化主变油温校验装置。通过简单选择主变温度表测温参数,接入4-20mA,直接显示对应主变油温值,并弥补了当前测控装置精度无校验的现状。同时,该装置可应用于主变中性点电流等通过4-20mA输入输出的测量与校验。

  • 标签: 主变油温 测控装置精度 4-20mA
  • 简介:摘要:阐述了快速掘进理论与技术,掘进工作面智能化感知与多源数据监测技术,包括掘锚一体化技术、全断面掘进机智能化技术、掘进工作环境感知技术、掘进设备运行状态感知技术、多源数据传输与存储技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设计了煤矿巷道智能化掘进系统,该系统包含5个架构层,分别是数据源层、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分析层和决策应用层,并概述了不同架构层的功能。

  • 标签: 煤矿 巷道 智能化 掘进 关键技术
  • 简介:摘要食管异物穿出至颈部软组织和器官者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骨刺异物穿出食管至颈部并形成包裹性脓肿病例的诊治经过,该例由超声检出并联合CT精准定位,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 标签: 食管 异物 颈部 脓肿
  • 简介:摘要: 在建筑工程的开展过程中,电气工程是非常核心且关键的。整体优化电气工程的安装质量,全面提升电气工程的使用成效,应该做好配电柜的安装。配电柜是电气工程中的核心内容,需要依托于科学且高效的安装技术,只有充分全面的应用科学的安装技术,才能够更好的提升配电柜的整体安装成效,也才能够推动建筑工程的持续快速发展。

  • 标签: 建筑工程 电气安装 配电柜 安装技术
  • 简介:摘要: 建筑工程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暖通环节供热通风以及空调安装是非常核心且关键的内容。为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充分全面的发挥建筑工程的功能以及作用,应该充分做好暖通环节供热通风以及空凋的科学安装,精准全面的把握科学的安装要点,更好的提升暖通环节供热通风以及空调的整体安装质量以及安装成效。

  • 标签: 建筑暖通环节 供热通风 空调安装 安装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5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动脉瘤特征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时的临床预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5分为预后良好,3~4分为预后一般,1~2分为预后差;记录患者栓塞治疗后即刻和随访6个月时的脑血管造影结果,采用Raymond分级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Ⅰ级为完全闭塞,Ⅱ级为瘤颈残留,Ⅲ级为瘤体残留。结果55例患者均在动脉瘤破裂72 h内接受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其中男性16例(占29.1%),女性39例(占70.9%);中位年龄53(24~80)岁;前循环动脉瘤49例(89.1%),后循环动脉瘤6例(10.9%);Hunt-Hess动脉瘤分级Ⅰ~Ⅱ级43例(78.2%),Ⅲ级7例(12.7%),Ⅳ~Ⅴ级5例(9.1%)。55例患者栓塞治疗后首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提示,有41例动脉瘤完全闭塞,14例瘤颈残留;动脉瘤越小者栓塞治疗后的完全闭塞率越高,完全闭塞组动脉瘤最大径≤7 mm患者比例明显高于瘤颈残留组(100.0%比64.3%,P<0.01)。55例患者中,有1例术中出现支架内血栓,1例术中出现斑块脱落引起的远端血管栓塞,1例术中出现血管痉挛,1例术后出现远隔部位脑出血;2例死亡患者中,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重症肺炎导致的呼吸衰竭。出院时预后良好40例,预后一般10例,预后差5例;入院时Hunt-Hess分级越低者的预后越好,预后良好组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预后一般组和预后差组(90.0%比50.0%、40.0%,P<0.01)。55例患者中有39例完成术后6个月临床预后和脑血管造影随访,GOS评分均≥3分,其中32例动脉瘤完全闭塞、4例瘤颈残留、3例瘤体残留;动脉瘤越小者6个月随访的完全闭塞率越高,完全闭塞组动脉瘤最大径≤7 mm患者比例明显高于瘤颈残留组和瘤体残留组(100.0%比75.0%、33.3%,P<0.01);随访均未出现再出血及缺血并发症。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采用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规范抗血小板治疗及手术中致密填塞动脉瘤是减少出血和缺血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动脉瘤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LVIS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对成人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成人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颅骨修补时机,分为早期组(术后≤3个月,30例)和常规组(术后>3个月,4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相比常规组,早期组在术前、术后GOS的变化值[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分别为1.0(1.0,1.0)和1.0(0,1.0)]、术后KPS[分别为(70.3±23.3)分和(58.8±17.3)分)]以及术后MMSE评分[分别为(21.0±7.7)分和(17.5±6.2)分)]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早期组和常规组术后感染[分别为16.7%(5/30)和7.1%(3/42)]和癫痫的发生率[分别为10.0%(3/30)和9.5%(4/4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术后>3个月修补相比,早期颅骨修补(术后≤3个月)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对患者的预后有更显著的改善作用。

  • 标签: 颅脑外伤 颅骨修补 去骨瓣减压术 早期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介入栓塞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试验证明运用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可取得良好的初期结果。因此,越来越多的治疗中心将介入栓塞术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第一选择。然而,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多项研究表明,对于栓塞后复发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运用介入栓塞技术再次治疗安全、有效;此外,开颅夹闭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特别是早期经栓塞治疗后瘤体不稳定或出现占位效应的颅内动脉瘤。本文综述了介入栓塞术后复发颅内动脉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复发的相关因素、再治疗指征,并着重介绍了栓塞术后复发动脉瘤的开颅夹闭治疗的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谁移仙境到门前,更引襄江濯碧莲。伶艺长廊千树秀,水心小岛百花妍。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