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空气尿动力(ACC)是否可以替代液体尿动力(WFC)及ACC评估老年前列腺增生(BPH)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7例男性BPH患者(60~90岁)进行前瞻性研究,对同一患者在同一时段分别行ACC与WFC检查,对两组记录的尿动力学压力参数进行比较。用Bland-Altman图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分析压力值,用χ2检验比较两组腹压变化的差别。结果WFC与ACC压力测定结果变化趋势一致,但是在3个比较点中,WFC和ACC测定的充盈期平均腹压(Pabd)、膀胱充盈末期压力(Pves.fill)和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Pdet.void)分别为(25.3±8.5)cmH2O(1 cmH2O=0.098 kPa)和(32.5±5.3)cmH2O、(26.0±8.4)cmH2O和(32.6±5.0)cmH2O和(98.8±32.8)cmH2O和(95.3±36.9)cmH2O,二者测定的压力有显著差异(P<0.05)。WFC组腹压不稳定,74.07%(20/27)表现为膀胱充盈过程中显著下降,和ACC测定腹压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Bland-Altman图显示WFC和ACC尿动力学测量的压力值一致性较高。结论ACC测量的压力不能代表WFC测量的压力,提示临床需要建立ACC的标准参考数据。WFC腹压不稳定可能是导致二种测压方法测定的逼尿肌压力不同的因素之一。ACC测量的压力和WFC测定的压力结果一致性较高表明前者也可以用于评估老年BPH膀胱功能的变化。

  • 标签: 尿动力学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儿童下尿路功能障碍(LUTD)临床多见,可表现为各种下尿路症状、发生泌尿系感染和膀胱输尿管反流。神经源性LUTD多由先天性脊髓发育不全等引起;非神经源性LUTD则主要由下尿路功能发育成熟延迟和不良排尿习惯等多种因素所致。LUTD诊断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尿常规、尿流率-残余尿和泌尿系统B超等检查。病情严重者需要膀胱压力/流率或影像尿动力等评估。尿动力检查是诊断和制定治疗LUTD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文对LUTD症状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儿童 下尿路功能障碍 症状 诊断 尿动力学 治疗
  • 简介:摘要本研究分析2006年至2021年手术治疗的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ARM患儿术后排尿异常的相关因素。共纳入患儿60例,其中男51例、女9例,年龄4~15岁。其中,43例排尿正常,17例排尿异常。通过尿动力学检查随访发现中-高位临床分型(OR=6.732,95%CI:1.854~24.443)、多次手术(OR=3.712,95%CI:1.133~12.160)、合并脊柱畸形(OR=3.297,95%CI:1.029~10.566)和术后排便异常(OR=4.971,95%CI:1.387~17.816)是ARM术后排尿异常的危险因素(均P<0.05)。因此ARM术后患儿应进行尿动力学随访并给予早期干预治疗。

  • 标签: 儿童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排尿异常 尿动力检查 危险因素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联合动态尿动力学检查(AUM)的方法评估原发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PMNE)患儿的膀胱功能及睡眠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PMNE患儿43例,按是否每周尿床夜晚数>4,分为严重PMNE组(>4次/周,23例)和非严重PMNE组(≤4次/周,20例)。记录排尿日记,行常规尿动力(CUD)、AUM和PSG检查。选取经检查无下尿路症状且PSG结果正常的儿童23名为对照组。结果严重PMNE组年龄(12.1±3.2)岁,其中男9例、女14例,每周遗尿频率为(6.7±1.7)次;非严重PMNE组年龄(12.0±3.4)岁,其中男9例、女11例,每周遗尿频率为(2.3±1.0)次。PMNE组夜间多尿发生率为34.9%(15/43),夜间最大膀胱容量降低发生率为11.6%(5/43)。严重PMNE组在AUM中的逼尿肌过度活动(DO)阳性率、DO频率[78.3%比45.0%,(5.5±1.8)次/h比(3.4±1.0)次/h]均显著高于非严重PMNE组(均P<0.05)。PSG结果示,严重PMNE组N1+N2期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皮质觉醒指数以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6±9.8)%比(49.3±9.5)%,(9.4±4.4)次/h比(3.1±1.5)次/h,(2.7±0.9)次/h比(0.9±0.7)次/h](均P<0.05);同时,严重PMNE组皮质觉醒指数和AHI显著高于非严重PMNE组[(9.4±4.4)次/h 比(5.7±3.2)次/h,(2.7±0.9)次/h 比(1.9±0.7)次/h],而睡眠效率显著低于非严重PMNE组[(86.4±4.3)% 比(91.0±3.9)%](均P<0.05)。PMNE组的夜间DO发生频率、AHI与皮质觉醒指数呈正相关性(r=0.705,0.765,均P<0.001)。结论PMNE患儿存在夜间膀胱功能障碍与睡眠结构紊乱,并且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关联性,PSG和AUM可为PMNE评估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儿童 夜间遗尿症 多导睡眠监测 动态尿动力学 夜间逼尿肌过度活动 皮质觉醒指数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男童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OAB对男童心理行为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某县6所中小学校中2 800名6~15岁男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OAB进行流行病学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下尿路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状评分(OABSS)、儿童睡眠调查表(PSQ)及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评估OAB与居住地、体质量指数(BMI)、夜间遗尿症(NE)、过度使用尿不湿情况、尿路感染史、大便异常及合并包茎、包皮过长、隐匿性阴茎的关系。使用χ2检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t检验对该疾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 333份,男童OAB总体患病率为6.0%(141/2 333例)。NE、尿路感染史、大便异常、过度使用尿不湿及合并包茎、包皮过长、隐匿性阴茎是男童OAB的危险因素(OR>1,P<0.05),BMI不是危险因素(OR<1,P>0.05)。OAB组的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症状、同伴交往问题、困难总分和PSQ总分[(7.64±2.03)分、(8.14±1.62)分、(5.64±2.27)分、(7.16±1.63)分、(30.26±6.48)分、(5.36±3.00)分]明显高于非OAB组[(6.51±2.53)分、(7.31±1.88)分、(4.98±2.03)分、(6.59±1.60)分、(27.69±6.44)分、(3.94±2.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17、-5.005、-3.310、-4.056、-4.553、-5.006,均P<0.05)。结论男童OAB常见,且影响患儿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同时NE、尿路感染史、大便异常、过度使用尿不湿及合并包茎、包皮过长、隐匿性阴茎是男童OAB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男童 危险因素 心理影响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卡介苗(BCG)的抗膀胱癌作用,评估膀胱内灌注重组BCG对大鼠生存的影响。方法构建稳定表达白细胞介素(IL)-15和Ag85B的重组BCG菌株(BCG-IL-15-Ag85B),建立大鼠膀胱癌模型,分为BCG-IL-15-Ag85B灌注组,BCG灌注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灌注组。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生存情况,测量各组大鼠肿瘤的体积,以评估抗肿瘤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组别膀胱组织内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水平,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组别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和MIP2 mRNA的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成功构建可表达IL-15融合蛋白的重组BCG,BCG-IL-15-Ag85B可显著延长荷瘤大鼠的生存时间以及抑制肿瘤的生长。BCG-IL-15-Ag85B灌注组(607.33±18.45)的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高于BCG灌注组(405.00±24.64)和PBS灌注组(204.67±2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86,P<0.05);BCG-IL-15-Ag85B灌注组(114.67±15.82)的淋巴细胞数目明显高于BCG灌注组(50.00±10.00)和PBS灌注组(17.67±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84,P<0.05)。BCG-IL-15-Ag85B灌注组(2.78±0.57)的MIP1α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CG灌注组(1.76±0.13)和PBS灌注组(1.0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7,P<0.05)。BCG-IL-15-Ag85B灌注组(2.96±0.62)的MIP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CG灌注组(1.88±0.16)和PBS灌注组(1.0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4,P<0.05)。结论膀胱内灌注BCG-IL-15-Ag85B增强了膀胱组织的免疫应答,提高了抗肿瘤效果,为膀胱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策略。

  • 标签: 膀胱癌 重组卡介苗 免疫治疗 白细胞介素-15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独或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年龄预测前列腺癌(PCa)的临床价值及其与危险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 205例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 060例)和PCa组(145例)。根据欧洲泌尿外科协会指南再将PCa患者分为低(48例)、中(62例)、高(35例)危组。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a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PSA和年龄单独检测预测PCa的临床价值,并建立联合预测模型方程。比较不同PCa危险分级组间的NLR水平。结果PCa组的年龄、PSA、空腹血糖(FBG)、NLR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SA、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FBG和NLR与PCa均有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SA和NLR为影响PCa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PSA和NLR预测PCa的临床价值均高于年龄预测PCa的价值(Z=8.604、9.204,均P<0.001)。NLR、PSA和年龄联合检测建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2.5%和80.7%。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的NLR水平分别为(2.05±0.26)、(2.36±0.34)和(2.75±0.6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021,P<0.001),且高危组的NLR水平均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q=11.132、6.494,均P<0.001),中危组的NLR水平高于低危组(q=5.709,P<0.001)。结论NLR为PCa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患者的危险度分级有关,与PSA和年龄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PCa。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0岁以上老年男性逼尿肌活动低下的尿动力学参数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因排尿功能障碍行尿动力学测定的60岁以上男性573例。根据尿动力学参数逼尿肌收缩力指数(BCI)和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OOI),按照以下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逼尿肌活动低下不伴膀胱出口梗阻组(DU):BCI<100和BOOI<20;膀胱出口梗阻不伴逼尿肌活动低下组(BOO):BCI≥100和BOOI≥40;和既不伴膀胱出口梗阻又不伴逼尿肌活动低下组(NDB):BCI≥100和BOOI<20。对比分析三组之间尿动力学参数和主要临床资料。结果共323例患者符合以上分组标准:DU组75例,BOO组207例和NDB组41例。DU组和BOO组年龄大于NDB组(P<0.05)。DU组较NDB组初始排尿感容量偏大[(279±80)ml和(238±72)ml],尿不尽(41%和17%),尿线中断(39%和15%)和尿潴留(26%和7%)比例偏高,而膀胱排空率[(61±32)%和(110±41)%]偏低(均P<0.05)。DU组初始排尿感容量和最大膀胱测压容量较BOO组偏大[(279±80)ml和(353±113)ml和(206±67)ml和(281±94)ml],尿线中断(39%和22%),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26%和6%)和尿潴留(26%和14%)比例偏高,而膀胱排空率[(61±32)%和(78±37)%],逼尿肌不稳定(41%和77%),尿急(26%和43%)和夜尿增多(23%和39%)比例偏低(均P<0.05)。结论膀胱感觉和膀胱排空率降低、尿线中断、尿潴留和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史是老年男性DU患者主要尿动力学和临床表现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DU和BOO患者比例随之增高。

  • 标签: 男性 逼尿肌活动低下 尿动力学
  • 作者: 汲凤平 张艳平 马源 窦启锋 张会清 文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13期
  • 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中心 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国际联合实验室 45005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新乡 4531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中心 45005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国际联合实验室 450052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新乡 453100
  • 简介:摘要儿童神经源性膀胱(PNB)多为腰骶部脊髓和神经发育不良所致,至今仍无理想的治愈方法。PNB常发生纤维化,如何预防和治疗PNB的纤维化也是世界难题。PNB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发生膀胱纤维化,表现为膀胱壁增厚、膀胱顺应性减小和膀胱出口梗阻等。研究提示膀胱纤维化不仅与膀胱平滑肌细胞有关,膀胱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也参与其中,但纤维化的机制仍不清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膀胱高压及与之相关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等信号通路的变化与之有关,动物模型中已有针对各种因子的抗纤维化治疗方法,但临床仍缺乏验证。对残余尿增多的PNB患者尽早进行清洁间歇导尿是否可预防纤维化有待进一步探讨。现就PNB纤维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纤维化 信号通路 治疗 儿童
  • 作者: 梁钰 胡绘杰 张振威 窦启锋 宋翠萍 路承彪 任峰 宋景贵 文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和泌尿外科 453100,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外科教研室 453003,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学院泌尿外科 453003,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453003,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学院河南省盆底功能障碍与精神心理健康国际联合实验室 45300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和泌尿外科 453100(现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小儿尿动力国际联合实验室 450052)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女大学新生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OAB对其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选取面向全国招生高校中14 300名17~21岁女大学新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对OAB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既往尿路感染史、下尿路症状(LUTS)、肠道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表(OABS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尊量表(SES)、匹兹堡睡眠量表。分析OAB患病率与居住地、体质指数(BMI)、肠道症状、既往尿路感染史、月经是否规律、夜间遗尿症(NE)的关系。结果共发放14 300份问卷,回收13 129份问卷,排除428份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共12 701名受试者符合统计分析要求,年龄(19.0±1.0)岁。结果显示女大学新生OAB的总体患病率为6.1%(770/12 701),干性OAB患病率为3.8%(478/12 701),湿性OAB患病率为2.3%(292/12 701)。OAB的患病率与BMI(χ2=7.592,P<0.05)、NE(χ2=15.111,P<0.01)、便秘(χ2=20.519,P<0.01)、既往泌尿系感染史(χ2=92.032,P<0.01)、月经不规律(χ2=19.493,P<0.01)有关,与居住地(χ2=0.000,P>0.05)无关。OAB组的抑郁得分[(29.61±4.08)分与(28.00±3.56)分,P<0.01]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5.20±2.41与4.22±2.42,P<0.01)高于非OAB组,OAB组的自尊得分低于非OAB组[(47.92±9.46)分与(52.01±8.93)分,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大学新生OAB常见,并影响患者心理健康。肥胖、NE、便秘、既往泌尿系感染、月经不规律是OAB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性 患病率 危险因素 生活质量
  • 作者: 陈燕 马源 何育霖 刘二鹏 邢栋 杨兴欢 朱文 王庆伟 窦启锋 张会清 文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15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7期
  • 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学中心&泌尿外科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45005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卫辉 4531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学中心&泌尿外科 45005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卫辉 4531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神经双侧离断神经源膀胱(NB)幼鼠模型的膀胱形态结构功能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SD雌性幼鼠64只,其中32只行L6+S1神经双侧离断建立NB模型,32只行假手术作为对照。神经离断和假手术3、6、12、24周后行膀胱测压检查。收集对应膀胱组织行马松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分析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TGF-β1、Smad2、Smad6蛋白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受体Ⅰ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各NB神经离断组膀胱不稳定,存在膀胱漏尿点压(BLPP),膀胱无明显排尿收缩压;神经离断3、6、12周和24周鼠的膀胱基础压(22.10±2.51)、(18.20±1.52)、(31.20±2.82)、(41.10±3.41) cmH2O(1 cmH2O=0.098 kPa)和膀胱容量(22.30±1.72)、(49.10±5.54)、(30.30±2.68)、(13.50±1.52) mL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3.51±0.45) cmH2O和(0.52±0.04)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神经离断组膀胱组织横切面大小为先增大(3、6周)后变小挛缩(12、24周),膀胱壁厚度先变薄(3、6周)后增厚(12、24周);膀胱质量随离断时间持续增加。马松染色结果显示,神经离断大鼠的膀胱壁中正常纤维结缔组织逐渐紊乱,膀胱壁分层结构逐渐解体,平滑肌肥大增厚,肌间胶原纤维逐渐增多,染色变深。天狼猩红检测示神经离断24周的膀胱组织中Ⅲ型胶原纤维明显增多,Ⅲ型/Ⅰ型胶原纤维比例(3.14±0.71)明显高于对应的假手术组(0.8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神经离断膀胱组织中TGF-β1和Smad2表达随着离断时间逐渐升高,通路抑制性蛋白Smad6随离断时间逐渐降低。Western blot显示TGF-β1受体Ⅰ蛋白水平在12、24周的表达分别高于对应的假手术组1.3、1.6倍(t=6.06、14.45,均P<0.01)。结论脊神经双侧离断导致的幼鼠NB,收缩功能瘫痪,膀胱内压逐渐增高,膀胱正常结构逐渐解体,膀胱纤维化通路TGF-β1/Smads信号通路逐渐激活,小儿NB发展的过程为膀胱纤维化,临床治疗小儿NB应尽早预防膀胱纤维化。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纤维化 膀胱测压 转化生长因子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