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正>非洲有一个民族,婴儿刚生下来就"获得"60岁的寿命,从60岁算起,以后逐年递减,直到零岁。人生大事都得在这60年内完成,此后的岁月便可以颐养天年了。

  • 标签: 生下来 人生大事 面对自己 还一 不归路 苏曹
  • 简介:<正>美国某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为他们的脸作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

  • 标签: 心理学实验 科研人员 返回的
  • 简介:<正>忽然发觉,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阳光,是免费的。芸芸众生,没有谁能够离开阳光活下去;然而,从小到大,可曾有谁为自己享受过的阳光支付过一分钱?慷慨的阳光,既照耀着豪华别墅,也照耀着农家小院;

  • 标签: 豪华别墅 活下去 这个世界 活着 灿烂的星 华服
  • 简介:<正>1999年2月25日,意大利14岁的男孩马可和最要好的朋友丹尼尔从撒丁岛的卡利亚里机场登上了1553航班,前往热那亚。这架德国产的“多尼尔328”型飞机上共有32个座位,当时机上有27名乘客。飞机准备起飞的时候,服务员开始向乘客讲解安全常识,但大多数人并没

  • 标签: 卡利亚里 马可 撒丁岛 人生之路 求救声 地狱之门
  • 简介:<正>很久以前,为了开辟新的街道,伦敦拆除了许多陈旧的楼房。然而新路却久久没有开工,旧楼房的地基在那里,任凭日晒雨淋。有一天,一群自然科学家来到了这里,他们发现,在这一片多年来未见天日的地基上,这些日子里因为接触了春天的阳光雨露,竟长出了一片野花野草。奇怪的是,其中有一些花草却是在英国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它们通常只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国家。这些被拆除的楼房,大多都是在罗马人沿着泰晤士河进攻英国时建造的,大概花草的种籽就是那个时候被带到了这里。它们被压在沉重的石头砖瓦之下,一年又一年,几乎已经完全丧失了生存的机会。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旦它们见到了阳光,就立即恢复了勃勃生机,绽开了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 标签: 一朵朵 阳光雨露 自然科学家 令人 漫天飞舞 地中海沿岸
  • 简介:流传着这样一道励志公式:(1+1%)的365次方=37.7834。在学生看来,这道公式有着独特的含义:现有的学习水平为“1”,如果每天在这个基础上多努力1%,获得的就是“1+1%”。一年365天,如果每天坚持这么做,也就是“1+1%”的365次方,一年下来的收获就会从原来的1增长到37.7834。

  • 标签: 公式 励志 学习水平 学生
  • 简介:英国心理学家哈德飞曾经给两组志愿者进行过不同的催眠。他对第一组人说:“你现在身体非常非常虚弱,你已经变成婴儿了,你全身都很瘦小,你的手指像小鸟的爪子那么瘦……”慢慢的,这些人真的相信了。

  • 标签: 心灵 心理学家 志愿者
  • 简介:翻着手中厚厚的一叠调查表,我只感到自己的一颗心,不断地往下沉。调查表上的问题只有一道:“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你最想得到什么?”

  • 标签: 课外阅读 语文学习 优秀文章 作文素材
  • 简介:你会吹肥皂泡吗?我本来也认为吹个肥皂泡不需要什么技巧,但是,看看下面这些又大又漂亮的肥皂泡,你就会明白吹肥皂泡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些造型奇特、色彩绚丽的肥皂泡是2005年7月26日,出自肥皂泡大师的手笔。大师用普普通通的肥皂粉,一口气吹出如此造型奇特、色彩绚烂、令人眼界大开的肥皂泡,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吗?下面你就跟着我一起做,也来当一回世界级的大师。肥皂泡可以用普通洗衣服的黄肥皂的溶液吹出,但是对于这件事情真有兴趣的人,我介绍他采用橄榄油或杏仁油肥皂,因为这两种肥皂最适宜吹又大又漂亮的肥皂泡。

  • 标签: 肥皂泡 物理学家 分子力 实验 圆环 肥皂粉
  • 简介:得知他外遇真相的那一刻,她如同火山一般爆发了。她疯一般地扑向他,抓他,掐他,踢他,骂他……而他,如木雕一般站在她的面前,任她发泄。

  • 标签: 婚姻 爱情 感情生活 恋爱
  • 简介:两年前,儿子上学了。初为新生.儿子很不适应。平时不是忘了带课本,就是忘了交作业,至于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儿子常常忘得一干二净……没办法,我只好像个救火队员,紧紧地跟在儿子的身后:课本忘带了,我回家拿给他;练习册不见,我到处找;铅笔不好用,

  • 标签: 拐杖 孩子 家庭作业 儿子 课本 铅笔
  • 简介:所谓“朝活族”,顾名思义,就是那些早起活动的人们。在日本,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早起,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学习茶道、锻炼身体、欣赏音乐、相亲交友……据说,在日本,“朝活”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 标签: 锻炼身体 欣赏音乐 生活方式 早起 日本 交友
  • 简介:公交车进站后,你随着人群上了车,因为是始发站车一人并不多,于是,你挑了最后一排靠窗的座位坐了下来。

  • 标签: 《因为有你》 当代作品 苇笛 文学
  • 简介:在伦敦的一有科学档案馆里,陈列着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的一本日记。日记第一页上写着:对,必须转磁为电。以后的每一天,日记除了写上日期外,都写着同样一个词——No。从1822年到1831年,每篇日记都如此。但在日记的最后一页,却写了一个新词——Yes。

  • 标签: 物理学家 日记 档案馆 法拉第 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