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临床参数、表观弥散系数(ADC)及影像组学的列线图模型在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同步放化疗(CCRT)后生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CCRT并持续随访的ⅠB-ⅣA期宫颈癌患者资料423例,所有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按2∶1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测量所有患者疗前原发灶的最小、平均、最大ADC值及弥散加权成像(DWI)、T2WI、T2WI压脂序列的3D纹理参数。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纹理特征、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采用Cox回归分析构建预测宫颈癌CCRT后总生存(OS)期及肿瘤特异性生存(CS)期的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外部验证。结果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外照射剂量、ADCmin和Rad-score是LACC患者CCRT后OS、CS的独立预后因素,并构成列线图模型。两个模型预测1年、3年、5年OS和C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6、0.917、0.916和0.911、0.918、0.920,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97和0.900。再将模型带入验证组进行外部检验,其预测1年、3年、5年OS、CS的AUC分别为0.986、0.942、0.932和0.986、0.933、0.926。结论基于临床参数、ADC值及MRI影像组学的列线图对预测LACC患者CCRT后OS和CS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宫颈癌患者的预后标志物。

  • 标签: 宫颈肿瘤 同步放化疗法 表观扩散系数 影像组学 生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式护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Barthel指数、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予以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41例予以阶段式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后的髋关节功能、功能独立性、生活活动能力及安全性。结果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随访,试验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随访,试验组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时随访,试验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评分同样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内,试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比对照组的19.5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护理模式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并促使其功能独立性、生活活动能力及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 标签: 阶段式护理模式 全髋关节置换 Barthel指数 功能独立性 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疼痛护理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全面的分析。方法 本研究中所选择分析的50例患者均为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了多发性肋骨骨折疾病治疗的患者,采取数字随机法的分组措施将患者随机性分成了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前提下增加疼痛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中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和护理总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VAS值评分进行对比不存在意义,对照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比观察组高,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情况患者护理过程中,疼痛护理对减少患者疼痛有较好的效果,可极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疼痛护理 多发肋骨骨折 患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持续性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共 50例,研究时间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分为参照组 25例与研究组 2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持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参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参照组, P<0.05。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研究组为比参照组更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持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可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老年 髋部骨折 髋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持续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