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设计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研究地点2015—2017年中国31省份全国横断面数据。研究对象75 880名18周岁及以上代表中国人口的成年人样本。主要结局指标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诊断中国成人不同性别、区域和种族的糖尿病患病率。通过问卷的方式记录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信息、生活方式和疾病史。临床检测包括空腹血糖(单次)、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根据201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诊断标准,中国成人总糖尿病(n=9 772)患病率为12.8%[95%可信区间(CI)为12.0%~13.6%],自报糖尿病(n=4 464)患病率为6.0%(95%CI为5.4%~6.7%),新诊断糖尿病(n=5 308)患病率为6.8%(95%CI为6.1%~7.4%),糖尿病前期(n=27 230)患病率为35.2%(95%CI为33.5%~37.0%)。总糖尿病患病率在男性、年龄50岁及以上人群中更高。全国31个省份的糖尿病患病率从贵州的6.2%到内蒙古自治区的19.9%不等。在被调查的5个民族中,汉族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12.8%),回族的糖尿病患病率最低(6.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诊断的总糖尿病(n=8 385)患病率为11.2%(95%CI为10.5%~11.9%)。结论2007—2017年,中国成年人口的糖尿病患病率略有上升。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是中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 标签:
  • 简介:<正>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禅宗美学和楚骚美学构成中国美学的四大思潮。儒家美学不同于道家美学的无为逍遥,“乘物以游心”,也不同于楚骚美学追求人间情趣与浪漫理想的统一,更不同于禅宗美学强调直觉顿悟,“非悟无以入其妙”。儒家美学与道家美学自然无为的超脱态度形成互补关系,与禅宗美学的顿悟直感观念对立。解释美和艺术理论中的“明道”、“中和之美”以及“文以载道”等,都是儒家美学的体现。孔子以“仁学”作为分析、解释美和艺术的根本立场,为儒家美学奠

  • 标签: 书法审美 儒家美学 道家美学 孔子学说 艺术理论 自然无为
  • 简介:如果按照专业书家“被取法”的标准,可以毫不讳言,罗振玉“难担大任”——直接取法他的书家很少,实质是关注不够。我曾经有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书家如果想传世,必须有可传之学,或可传之德,或可传之识,或可传之技,因为需要一个“载体”。这其中,有可传之技当然是最直接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后世一代代的书家,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地加以取法学习,必须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 标签: 罗振玉 专业书 目的地
  • 简介:字字锦陈博君(浙江)作者有较深的汉印和浙派功底,尤其是两个“字”的处理变化,很见趣味,细节处理都注意到了,比如两个“字”,中间“口”部形状,一圆一方,中心一上一下,相互呼应和变化。

  • 标签: 印章 艺术欣赏 艺术创作 艺术评论
  • 简介:中国足球不争气,让广大球迷伤透了心,恨铁不成钢之际,便祭出最后绝招——请外援,美之名日“与国际接轨”或“向世界看齐”。几年前曾有微博透露“独家消息”,称贝克汉姆已与山东鲁能签了合同。这着实让我这个对于足球绝对是外行中的外行人惊诧了半天。

  • 标签: 与国际接轨 书法 笑话 中国足球 贝克汉姆 球迷
  • 简介:书法史中有不可胜数的经典。不过,“经典”一词往往过于笼统,应该回到个案本身,特别是那些充满创造性的经典,不仅独一无二,更会是达到一种极致。《经石峪金刚经》正是这样一种无可匹敌的旷世之作。对于《经石峪金刚经》的第一印象是字形硕大,字径在60厘米左右。其实如果就单字或少数字来说,像“大空王佛”是绝对超过这个尺寸的。

  • 标签: 金刚经 解析 临摹 泰山 “经典” 第一印象
  • 简介:书法史中有些书家,可以说就是为了书法而生的,如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米芾、赵之谦、吴昌硕等。如果少了他们,某一段时期的书法史将黯然失色。邓石如也是,但有一个很关键的不同点。不要说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等人曾经是高官大僚,即便是米芾、赵之谦和吴昌硕,也曾涉足官场,当过芝麻县令。

  • 标签: 书法史 邓石如 技法 王羲之 颜真卿 吴昌硕
  • 简介:近日,王方撰写的《散氏盘书法解读》一书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著名书法理论家薛元明作序。是一本兼顾文字解读与书法创作相结合的艺术类图书。书中通过大量的图版与文字,将《散氏盘》单字逐一进行解读,在追溯文字本源的同时,着力从书法艺术角度进行阐释,深度剖析金文书法的造型特征与结字规律。作者将金文书法学术与艺术着力融合,并试图在二者之中寻找切入点的思路,颇具新意。

  • 标签: 书法理论家 出版发行 解读 艺术类图书 美术出版社 书法创作
  • 简介:在两汉四百余年的时间里,书法渐由籀篆变为隶分,由隶分化为章草、真书、行书,到了汉末,书体己基本齐备。刘勰《文心雕龙》曾有评述:“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汉代是隶书成熟、昌盛的时代,尤其是东汉,进入了风格纷呈的多元发展阶段,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为后人所效仿,至今不绝。整个汉代书法通常有两种所指: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印文、简牍帛书墨迹;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言:“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

  • 标签: 《石门颂》 解析 临摹 《文心雕龙》 多元发展 书法
  • 简介:《北海相景君碑》立于东汉汉安二年(143),是现存最早的形制最完整的汉碑,有额有座有穿。碑额为圭形,类似《孙仲隐墓志》。圭形象征着甲骨文中的“祖”字之意。“穿”乃刻碑上半部分安装辘轱下棺用的圆孔,汉碑中有穿者尚有《袁安碑》等。从形制上就能够看出碑刻之间的一些渊源。汉碑分布极其广泛,风格多元,临摹之初必须有一个“相关性”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碑刻存在某种内在或外在的关联。或者,这种关联事实上并不存在,但基于某种理由仍然可视为是“存在”的。

  • 标签: 临摹 北海 解析 意似 “存在” 汉碑
  • 简介: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中划时代的变革。小篆的“发明者”李斯,是书法史中第一位有姓名记载与作品流传的书法家。《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李斯年轻时的经历,被讥为“鼠辈小吏”,有人据此总结出所谓“老鼠哲学”,无疑有很深的成见。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毋庸置疑,李斯的历史功绩前无古人。推行郡县制,一手绘制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蓝图。在统一度量衡和文字方面,是重要决策者、制定者,也是参与者、执行者。李斯书法在当时影响巨大。卫恒《叙篆》记:“诸山碑铜人铭,皆斯书也。”唐李嗣真评:“小篆之精,古今绝妙。”

  • 标签: 峄山刻石 解析 临摹 丘壑 历史功绩 中央集权
  • 简介:书法在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中,书写材质和工具不断发生变化。"笔墨纸砚"并列是到了一定阶段之后的"合流"。书写工具作为一种媒介,必须和人之间有亲近感,毛笔变成身体的一部分,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心手双畅。如今却要面对人的工具化乃至书法的工具化的现实,比如宣纸的裁剪、拼贴,形式制作,用巨大的毛笔作为道具来表演。

  • 标签: 器以载道 临摹 书写工具 工具化 亲近感 书法
  • 简介:对于书家来说,"五百年后自有公论"这句话可谓再熟悉不过。不过时下一些理解偶有歧义。有些人动不动就用来做"挡箭牌"——"走自己的路,让历史来评价我吧!"看来,这句话有时是过于抬举一些人了。实际上五十年后就很公正,甚至三十年就足以分辨好坏,不是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吗?如果真能熬到五百年后,本身就已经进入书法史了。追求流芳百世的想法,在当代仍比比皆是,甚至更疯狂,不然怎么有那么多艺术馆呢?

  • 标签: 风力 隶书 三十年 书法史 艺术馆
  • 简介:尼采说:“不要让历史成为一种负担”。不过对于书家来说,恐怕不大可能。因为书家每时每刻都行走在历史中,品读碑帖,便能重温历史,了解世道风云沧桑,可以感受历史的温情。甚至还有很多人想着如何进入历史呢!也许是因为书法史太长了,总是有人试图摆脱某种限制,但始终无法做到,

  • 标签: 历史 刀锋 书法史 品读
  • 简介:时至今日,学术走向了商业化,不仅可以换取荣誉、金钱,也可以谋取官位等种种利益。如今与书法相关的学术研究遍地开花,有太多借助学术之名的炒作。

  • 标签: 学术走向 书法 风度 学术研究 商业化
  • 简介:韩愈云:“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后世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发现人才者尊为伯乐。

  • 标签: 伯乐 助产士 园丁 千里马 人才
  • 简介:六朝墓志以元魏太和后为最盛。《元彬墓志》高53.7厘米,宽55.4厘米,18行,行21字,刻于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全称《汾州刺史元彬墓志》,1925年于洛阳城西北高沟村出土,后归河南省博物馆。

  • 标签: 墓志 解读 天真 省博物馆 州刺史 洛阳城
  • 简介: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的征稿工作已经在5月中旬拉开序幕,相较于2004年举办的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本届展览有哪些新举措,两届展览的不同在哪些方面?通过认真、细致的比对,您可能会发现其中许多的不同。薛元明先生撰写的《展览一直展到天荒地老?——从二届青年展说开去》一文,从青年年龄的界定、书写内容的要求、书法展览的创新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评论,相信本文能给您带来更深层次、更多方面的思考!

  • 标签: 书法展览 青年 荒地 书法篆刻作品 征稿工作 书写内容
  • 简介:于右任(1879-1964),名伯循,字右任,号髯翁,晚年号太平老人。右任本为投稿所用笔名,不想却以此名享誉世界。就于右任先生的书法和经历,大多数书人皆耳熟能详,碑体行书、标准草书,这些字眼皆与其相关。从于氏的人生经历来看,充满矛盾和对立,有理想、有渴望,也有奋斗,柔中有刚、百折不挠,可谓书如其人——在民国书法史中,很少有人像他这样,将书法作为一种人生的信仰。

  • 标签: 书法史 于右任 人生经历 标准草书 有理想 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