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外伤性肝破裂的术前术后护理效果,探讨有效的护理方式,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给予手术治疗的 10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0例。对照组在术前术后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疼痛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措施,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外伤性肝破裂急诊手术治疗中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保证患者手术治疗期间的生命质量,具有较高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外伤性肝破裂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色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以精神分裂症恢复患者为观察对象,共42例参与,均为2023年2月-2024年2月临床收治患者,入组后以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组,一组观察组(n=21)予以特色护理,一组对照组(n=21)予以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npatient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utcome Scale,IRPO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患者中融入特色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应用效果。

  • 标签: 特色护理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 2019年 1月到 6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的老年老年患者 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进行分配,每组 20例。两组患者的进行常规治疗,此外实验组的加入循证护理,将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骨折愈合率为 90%,并发症的发生率是 12%,患者满意度 85%,两组之间的骨折愈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都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髋部骨折骨折的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临床效果明显,在未来的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 髋部骨折 护理老年病人    一般情况下,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后需要很长的愈合时间,常规护理非常容易造成患者出现并发症,以下研究主要是为了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1],现做如下汇报: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9年 1月到 6月收治于本院的 40例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进行分配,每组 20例患者。年龄在 60岁到 75岁之间,平均年龄( 66±1.5)岁,其中男性 26例,女性 14例。对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基础上实行常规护理,对实验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循证护理,两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的接受固定、复位、制动等相应的骨折处理,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对照组实行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在开展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循证护理的具体内容如下:( 1)护理环境方面:护理人员穿戴整洁、仪表得体、面带微笑、注重与患者的交流沟通;( 2)健康教育方面:给患者和患者陪同人员讲述老年髋部骨折的相关知识,让其了解该病情的一般情况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康复;( 3)心理干预方面:护理人员在发现患者心理有问题时,要及时进行疏导,体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和关心,善于倾听患者的想法,根据患者的具体心理问题做好相关的引导;( 4)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翻身、促排痰、多拍背等;( 5)生活护理方面: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与水果,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等;( 6)家属教育方面:对患者陪同人员进行髋部骨折知识教育,让家长领会如何进行护理。     1.3评价标准    骨折愈合情况分为三种:( 1)良好,处于正常的愈合情况之内,( 2)一般,在不断的愈合当中,当功能不完善,对日常生活没有影响,( 3)较差,愈合情况不理想,对日常生活有影响。    临床疗效指标分为三种:( 1)满意, 80到 100分之间;( 2)一般, 60到 80分之间;( 3)不满意, 6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以 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比较以 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 x2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实验组骨折愈合良好的患者有 16例,愈合一般的患者有 2例,愈合较差的有 2例,总愈合率达到了 90%;对照组愈合良好的有 14例,愈合一般的有 1例,愈合较差的 有 5例,总愈合率是 75%。     2.2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或者家属满意度分别是 85%、 66%,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2.3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实验组发生了 2例并发症患者, 1例压疮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7.5%;对照组共有 6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 2例患者发生了压疮,并发症发生率是 20%。    三、讨论    髋部骨折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其主要发生人群多为老年人。造成髋部骨折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暴力,另一种是间接暴力 [2]。近些年来,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率在不断上升,髋部骨折后因多种因素影响,愈合时间较长或者难以愈合,造成患者卧床,给正常生活带来不便,非常容易发生压疮等,给患者的生命带来威胁,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给患者家属加重了经济负担。所以,针对老年患者的自身特点,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强化护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循证护理为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进而为患者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有效的满足了患者家属以及患者的需求,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 [3]。    本研究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开展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了循证护理,对照组只采用了常规护理,得出的结论是实验组愈合率 90%,患者满意度为 85%,对照组患者愈合率为 75%,患者满意度为 66%。实验组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所以,针对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能有效的提升临床效果,而且提升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白小花 ,魏雁林 ,高丽 . 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3,20:43-45.     [2]吴青霞 ,蒲超 ,侯小倩 ,王孝玉 ,张为华 .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并发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5:1928-1929.     [3]于冬春 ,姜华 ,王德芬 ,冯春华 . 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医学工程 ,2013,10:177-178.     [4]谭萍娟 ,龚春柱 ,龚乐琴 . 循证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J]. 全科护理 ,2012,19:1772-1773.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集束化护理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接收的4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 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集束化护理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经导管主动脉瓣 置入术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主要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 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Barthel指数评分为( 74.31±3.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59.23±3.2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优质护理服务;术后护理;价值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由于自身的身体协调功能比较差,骨质相对来说比较疏松,在骨折之后,愈合比较缓慢,加上长期卧床,更会引起肺炎、尿路系统感染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做好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工作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为了探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本文特选取我院在 2016年 6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 8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 2016年 6月 -2018年 6月以来收治的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 42例,女性患者 38例;年龄( 52~ 79)岁,平均( 65.5±13.5)岁;骨折部位: 27例头颈型, 31例头下型, 22例颈型;合并症: 34例高血压, 28例心血管, 18例糖尿病,其中部分患者合并两种以上疾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 4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过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给予合理的用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其护理方法如下:( 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积极了解其生活背景,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为患者讲述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股骨颈骨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多鼓励患者,取得患者信任。( 2)饮食护理:实施饮食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讲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多食用瘦肉、鱼类、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保证日常营养供给充足。( 3)并发症预防: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常导致一些并发症,如:压疮、肺炎、脑血管意外或者血管栓塞等。应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同时也可通过药物扩张等,来修复破损毛细血管,促进血液供应。鼓励患者多喝水,预防便秘等。( 4)康复训练:患者住院期间,应该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对于手术之后那些害怕疼痛不想进行活动的患者,要加强对患者的耐心讲解力度,宣传加强锻炼对患者自身的好处,适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在鼓励患者进行肌肉锻炼的同时,还要强调循序渐进的锻炼模式,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在病床上活动,每天 2~ 3次;同时还应该鼓励患者自主活动上肢,促进全身的恢复 .     1.3 評价标准    对手术后患者 1个月之后的康复状况进行评定,由专门的康复医师采用 Barthel指数评定的方法 [2],其中大于 80分表示患者恢复良好,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50~ 80分表示中度恢复,生活中还需他人的帮助; 30~ 50分表面患者具有高度功能障碍,生活上还要依赖他人,但是具有基本的意识能力;小于 30分表明患者完全残疾,生活不能够自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7.0处理,两组患者 Barthel指数评定采用均数表示,用 t检验,当 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 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Barthel指数评分为( 74.31±3.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59.23±3.2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3讨论    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全面的优质护理,对于防止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从术前到术后要注意从患者的心理护理做起,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培养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取得家属和患者的信任。其次,在手术后要注意疼痛以及并发症的护理,加强病人对食物纤维的摄入,对于病人的日常护理也要及时、有耐心,避免患者因为长期卧床导致褥疮的发生。最后,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也很重要,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更能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训练指导,可以有助于缩短病程的恢复,更能够避免患者因为错误的锻炼手段,导致二次伤害。    综上所述,加强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优质护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包永兰,林琳, 纪惠丹 .连续性排班与层级管理模式对老年骨折术后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J].现代临床护理, 2011,( 05): 56-58.     [2]刘建英 .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 [J].中外妇儿健康, 2011,( 04): 294.     [3]张新莲 .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04): 785.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主要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 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Barthel指数评分为( 74.31±3.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59.23±3.2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优质护理服务;术后护理;价值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由于自身的身体协调功能比较差,骨质相对来说比较疏松,在骨折之后,愈合比较缓慢,加上长期卧床,更会引起肺炎、尿路系统感染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做好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工作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为了探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本文特选取我院在 2016年 6月 -2018年 6月收治的 80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 2016年 6月 -2018年 6月以来收治的例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 42例,女性患者 38例;年龄( 52~ 79)岁,平均( 65.5±13.5)岁;骨折部位: 27例头颈型, 31例头下型, 22例颈型;合并症: 34例高血压, 28例心血管, 18例糖尿病,其中部分患者合并两种以上疾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 4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过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给予合理的用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其护理方法如下:( 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积极了解其生活背景,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为患者讲述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股骨颈骨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多鼓励患者,取得患者信任。( 2)饮食护理:实施饮食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讲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多食用瘦肉、鱼类、豆制品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保证日常营养供给充足。( 3)并发症预防: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常导致一些并发症,如:压疮、肺炎、脑血管意外或者血管栓塞等。应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促进患者血液循环。同时也可通过药物扩张等,来修复破损毛细血管,促进血液供应。鼓励患者多喝水,预防便秘等。( 4)康复训练:患者住院期间,应该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对于手术之后那些害怕疼痛不想进行活动的患者,要加强对患者的耐心讲解力度,宣传加强锻炼对患者自身的好处,适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在鼓励患者进行肌肉锻炼的同时,还要强调循序渐进的锻炼模式,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在病床上活动,每天 2~ 3次;同时还应该鼓励患者自主活动上肢,促进全身的恢复 .     1.3 評价标准    对手术后患者 1个月之后的康复状况进行评定,由专门的康复医师采用 Barthel指数评定的方法 [2],其中大于 80分表示患者恢复良好,具备生活自理能力; 50~ 80分表示中度恢复,生活中还需他人的帮助; 30~ 50分表面患者具有高度功能障碍,生活上还要依赖他人,但是具有基本的意识能力;小于 30分表明患者完全残疾,生活不能够自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17.0处理,两组患者 Barthel指数评定采用均数表示,用 t检验,当 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 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Barthel指数评分为( 74.31±3.5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59.23±3.2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3讨论    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全面的优质护理,对于防止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从术前到术后要注意从患者的心理护理做起,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正确面对疾病,培养健康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取得家属和患者的信任。其次,在手术后要注意疼痛以及并发症的护理,加强病人对食物纤维的摄入,对于病人的日常护理也要及时、有耐心,避免患者因为长期卧床导致褥疮的发生。最后,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也很重要,不仅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更能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训练指导,可以有助于缩短病程的恢复,更能够避免患者因为错误的锻炼手段,导致二次伤害。    综上所述,加强对于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优质护理,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包永兰,林琳, 纪惠丹 .连续性排班与层级管理模式对老年骨折术后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J].现代临床护理, 2011,( 05): 56-58.     [2]刘建英 .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 [J].中外妇儿健康, 2011,( 04): 294.     [3]张新莲 .股骨颈骨折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04): 785.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在酒精依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2023年1月-2024年1月,入组观察对象32例,均为酒精依赖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组,一组16例观察组配合全程护理干预,一组1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则为75.00%,(x =4.5714,P<0.05)。结论:将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酒精依赖患者中,可帮助患者降低求酒与饮酒率,效果显著。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酒精依赖 应用效果
  • 作者: 郭洁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1期
  • 机构:潜江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郭洁【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支架术后心脏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方法:以2017年12月-2019年1月间入本院治疗的93例AMI支架术患者为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分别是47例与46例。A组给予心脏康复训练,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A组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38%,B组为21.74%(P<0.05)。结论:为AMI支架术患者行心脏康复训练可改善其心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病灶显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救治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预见性护理干预 肺结核大咯血 救治效果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对心绞痛控制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22年3月12日至2023年2月28日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采取责任制整体护理),各20例。对两组患者心绞痛控制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心绞痛控制情况相比于常规组好,P<0.05。结论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有效控制心绞痛,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气道管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CNP)干预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女21例,男23例;病程(3.59±0.21)d;年龄(5.31±1.05)岁]和观察组[女20例,男24例;病程(3.56±0.24)d;年龄(5.34±1.03)岁],每组均为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QCC气道管理联合CNP干预,干预至患儿出院。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家属满意度。计量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5.68±1.02)d、喘憋缓解时间(3.38±0.52)d、肺啰音缓解时间(4.39±0.49)d,均短于对照组的(7.16±1.23)d、(4.67±0.79)d、(6.45±1.12)d,干预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3.62±0.51)mg/L、白细胞介素-6(IL-6)(6.05±1.04)μ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9.35±2.10)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5.49±1.02)mg/L、(11.05±2.29)μg/ml、(12.97±2.17)μg/L,护理满意度为95.45%(42/44),高于对照组的81.82%(36/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QCC气道管理联合CNP干预能够缩短重症肺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炎性反应,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重症肺炎 品管圈气道管理 临床护理路径 症状改善 炎症因子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内二科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Barthel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的升高趋势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加快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康复效果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沟通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宫颈癌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21年3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治疗的Ⅰb~Ⅱa宫颈癌经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7月—2019年10月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1月—2021年3月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最终有9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49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沟通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采用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估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UPPH各维度得分、QLQ-C30功能领域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沟通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宫颈癌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宫颈肿瘤 沟通达标理论 子宫切除术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造口患者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数据采集本院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双盲法”分对照组(传统护理,n=40)、观察组(预见性护理,n=40),两组疗效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EORTCQLQ评分更高,并发症率更低,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结直肠癌造口 生存质量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