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各类经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入路主动脉手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胸骨上段小切口各类主动脉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围术期数据及临床结果,共63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51例(81.0%),女12例;年龄(49.7±12.7)岁。主动脉夹层手术33例,Bentall手术9例,Wheat手术7例,Ross手术2例,David手术2例,单纯升主动脉置换2例,二次开胸Bentall手术3例,二次开胸Wheat手术2例,二次开胸主动脉根部内漏修补术1例,二次开胸升主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置换+主动脉内赘生物清除术1例,二次开胸Bentall+肺动脉瓣、肺动脉置换术1例。其中主动脉夹层手术包括升主动脉、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1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升主动脉置换2例,升主动脉、半弓替换5例,David+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4例,二次开胸David+升主动脉、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1例,David+升主动脉置换1例,主动脉瓣成形(AVP)/AVR/Bentall+升主动脉、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6例,二次开胸升主动脉、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2例,主动脉根部人工血管包裹+升主动脉、全弓替换+降主动脉支架置入术1例。结果全部6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延长切口,无术中死亡发生。1例术后出现急性肾衰竭行透析治疗,后合并感染性休克、颅内出血死亡;2例术后二次开胸探查止血术;9例出现心包积液需心包穿刺治疗;2例术后出现下肢肌力减弱,1例脑脊液引流后下肢肌力基本恢复,1例合并感染、急性肾衰竭、低氧血症,积极抗感染、持续床旁血滤、丙种球蛋白冲击及康复锻炼后下肢肌力恢复,其余患者未出现院内并发症。结论胸骨上段小切口入路对于主动脉根部、升主动脉及弓降部显露良好,能够顺利实施各类主动脉手术,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 标签: 胸骨上段切口 主动脉手术 主动脉夹层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正中开胸手术和胸骨上段小切口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78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信息,其中微创胸骨上段小切口(upper hemisternotomy,UHS)手术20例,传统正中开胸手术(full sternotomy,FS)58例,所有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根据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uroSCORE Ⅱ评分、手术种类进行匹配,UHS组和FS组各18例入组,比较两组术前基线资料和围术期各项指标。结果纳入的全部78例中死亡3例(3.9%)。匹配后两组间基线资料和手术方式无差异(P>0.05),两组病例仅UHS组1例(2.8%)因感染性脑出血死亡。UHS组比FS组体外循环时间短[(202±41)min对(235±39)min,P=0.041],两组间主动脉阻断时间[(159±38)min对(158±59)min,P=0.918]和下半身停循环时间[(40±10)min对(50±20)min,P=0.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HS组停循环时膀胱温显著高于FS组[(28.2±2.3)℃对(24.0±3.1)℃,P=0.001]。与FS组相比,UHS组术中输注红细胞少[(4.8±2.8)U对(7.2±3.9)U,P=0.038]、术后引流量少[(855±657)ml对(1510±703)ml,P=0.007]、呼吸机支持时间短(22 h对58 h,P=0.037)、心脏监护室滞留时间短[(4.6±2.7)天对(7.2±2.8)天,P=0.009]、术后住院时间短[(8.2±3.8)天对(18.4±3.8)天,P=0.001],但UHS组术后行心包穿刺发生率高[7(38%)对1(6%),P=0.041]。两组术后新发需透析的肾功能不全3例(8.3%)、神经系统病并发症5例(13.9%)、两组各有1例因出血再次开胸止血。结论胸骨上段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行,围术期总体疗效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 标签: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微创手术 胸骨上段小切口 倾向评分匹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会阴前列腺系统穿刺(transperineal prostate systematic biopsy,SPB)与认知融合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会阴靶向穿刺(cognitive fusion mpMRI targeted biopsy,CFTB)对不同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超声引导下SPB的患者527例,按PSA水平分为A组(PSA 4~10 μg/L)和B组(PSA>10 μg/L)。患者均行SPB,其中376例mpMRI检查时发现可疑病灶而行CFTB。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内SPB与CFTB对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差异;以穿刺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两组SPB及CFTB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527例患者中,最终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患者共319例(60.5%)。A组198例患者检出前列腺癌103例,总检出率为52.0%。其中SPB检出前列腺癌72例,检出率为36.4%,敏感性为67.9%,特异性为17.7%,准确性为26.5%;CFTB检出前列腺癌79例,检出率为39.9%,敏感性为75.6%,特异性为91.6%,准确性为88.8%。A组中两种方法诊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及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5、0.005,均P>0.05),特异性及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340、79.829,均P<0.05)。B组329例患者共检出前列腺癌216例,总检出率为65.7%。其中SPB检出前列腺癌160例,检出率为48.6%,敏感性为78.2%,特异性为37.6%,准确性为49.5%;CFTB检出前列腺癌例189例,检出率为57.4%,敏感性为89.3%,特异性为90.6%,准确性为90.2%。B组中两种方法诊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1、4.391、61.339、38.982,均P<0.05)。结论当PSA>10 μg/L时,CFTB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高于SPB;当PSA 4~10 μg/L时,两种方法对于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及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前列腺癌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应用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向探究。方法 选择90例患者,运用双色球法对患者进行均等分组,重点探究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气指标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干预后,两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对比符合统计学标准,PH水平对比不符合统计学标准。(2)干预后,组间比较,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结论 实施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综合护理,改善了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同时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呼吸衰竭 低氧血症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皮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中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同时记录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出现术中并发症分为发生组(15例)和未发生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术中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生组糖尿病病史、植入支架数≥2个、syntax评分≥33分患者占比(11/15、12/15、9/15)均高于未发生组(25/77、36/77、16/77),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史、植入支架数≥2个、syntax评分≥33分是导致患者术中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OR=4.228、7.265、15.817,P均<0.05)。结论STEMI患者及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治疗,能够挽救濒死心肌,疏通血管。对有糖尿病病史、植入支架数≥2个、syntax评分≥33分的STEMI患者应积极预防术中并发症。

  • 标签: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独立影响因素 冠状动脉造影术 支架植入术